美國民眾在紐約的潘尼百貨購物。路透社
美國在新冠疫情結束後經濟強勁復甦,一度飆高的通貨膨脹也沒有阻止美國人繼續消費。現任美國總統川普打關稅戰的最大籌碼,就是美國仍舊為世界上最大、需求最高的消費市場。但統計數據顯示,這股強勁的消費能力,也有一夕逆轉的風險。
《華爾街日報》報導,穆迪分析公司(Moody’s Analytics)統計的數據顯示,目前美國有高達49.7%的消費額,來自美國最有錢的10%家庭(年收入25萬美元以上)。這是這項統計1989年開始進行以來的歷史最高。在30年前,前10%有錢人的消費占總消費額約36%。
這些有錢人的消費動力來自於股票與房地產等資產價格飆升的幫助。他們可以大手大腳猛買名牌包,進行昂貴的旅遊,換最新的手機,購買最新車款等等。與此同時,靠工作薪水養家活口的一般美國民眾,則被高漲的物價吃掉一大段的消費力。
這個趨勢在美股大幅上漲的情況下相當明顯。在2023年9月到2024年9月之間,前10%富有的美國人消費額增加了12%,而美國中產階級同一時間的總消費額下降。美國標準普爾500指數在2023年10月落入近期低點,之後一路狂飆,在2023年9月到2024年9月之間上漲27%。
標準普爾公司負責這項分析的經濟學家贊迪(Mark Zandi)說:「有錢人的財務狀況從來沒有這麼好過,他們的消費從來沒有這麼強勁,經濟也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倚賴有錢人的開支。」贊迪分析,美國全體的國內生產毛額(GDP),有三分之一倚賴有錢人的消費。
除了貧富不均引發的社會與政治緊張,這種倚賴有錢人消費以增長經濟的模式,也可能突然逆轉。這些有錢家庭往往是因為資產價格上揚而大撒幣花錢,一旦股市、房市反轉向下,他們緊縮開支的速度也會非常快。
在美國總統川普上任一個月以來,因為貿易戰、關稅戰等前景不明的因素干擾,美國股市的上漲開始出現遲滯。連帶地,美國的消費者信心也開始跟著下滑,包括最有錢的美國人消費信心也開始下挫。
卡內基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經濟學家佩蒂斯(Michael Pettis)指出,目前美國的狀況類似1920年代股市崩盤、全球大蕭條的前夕。現在與當時美國都有極度嚴重的貧富不均,而有錢人的花費能力來自股票等資產價格上漲,與資產價格上漲帶來的手續費、管理費等金融服務盈餘。
這種資產上漲拉動的增長動力,巴菲特的長年投資夥伴蒙格(Charles Munger)形容為「灰金」(febezzle)。當整體美國經濟有一大部分倚賴這種財富效益所帶來的不穩定需求支撐時,如果股市下滑,資產價格下挫,馬上就會遭遇嚴重的打擊,而這樣的需求衰退又將導致資產價格進一步下挫,形成惡性循環。
佩蒂斯指出,這也顯示出全球兩大經濟體,美國與中國,儘管有諸多的相異之處,但是在倚賴舉債與資產價格拉動經濟的狀況,是極度的相似。中國正陷入資產泡沫破滅帶來的苦果,美國如果經濟結構繼續照現狀維持下去,也可能出現類似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