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港貨櫃進出口配圖。廖瑞祥攝
財政部統計處今(8)日公布
7月出口為566.8億美元,為連續第3個月改寫單月新高紀錄,也是連續3個月突破500億美元大關;年增42%,增速為15年來最強,延續長達第21個月正成長。統計處長蔡美娜直言,7月出口氣勢如虹,今年以來出口表現「驚驚漲」。
蔡美娜歸納,7月出口「氣勢如虹」有3大主因;高效運算及人工智慧商機擴散;國際品牌行動裝置,以及部分科技產品進入新品鋪貨期;加上美國對等關稅延到8月初才敲定,7月依然有部分客戶把握最後寬限期加速採購。
7月進口值423.4億美元,為歷年單月次高,年增20.8%。蔡美娜表示,主要反映科技產業鏈國際分工架構;AI商機熱潮及即將到來的外銷旺季帶動備貨需求;以及國內廠商在半導體設備的採購動能還是滿強的。
蔡美娜表示,從今年出口氣勢來看,AI商機熱潮及科技創新帶來強勁商機,加上台廠在上游供應鏈具有關鍵優勢,即便這段時間籠罩在美國對等關稅陰影之下,但AI相關產品出貨動能沒有弱化,反而因一些極端紅利而強勁,這也造成過去幾個月出口「驚驚漲」的現象。
另外,國內主要科技領導廠商也表示,迄今沒看到客戶訂單有明顯或重大改變。換言之,AI長線發展的趨勢已經確立,對以電子產品、資通與視聽產品為主力出口貨品的我國是一大利多。
Q3出口將正成長 全年飛越5千億美元大關蔡美娜也說,今年7月的整體出口566.8億美元、對美國出口186.5億美元、對東協出口116.3億美元,以及資通與視聽產品出口242.3億美元,這四大指標數據全數創下歷年單月新高,形成相當有利鋪墊,因而可以推估,
今年總出口一定能首度見到跨越5,000億美元大關,第3季出口也會延續前幾季正成長的態勢。全年出超估跨越1千億美元大關 創高出超方面,由於今年前7月的出超額已逾700億美元,主計總處日前推估今年出超約990億美元,目前看情勢有可能會破1,000億美元,創歷年新高。
財政部也根據季節性走勢推估8月出口將會是510億美元至532億美元之間,年增率約在17%至22%左右,將是連續第22個月正成長。
對等關稅對全體出口影響約1.4%至於美國川普已宣布8月7日對等關稅上路,台灣暫時性對等關稅為20%。川普也已宣布半導體232條款的稅率為100%。蔡美娜表示,半導體232條款的課稅範圍仍未具象化,評估還言之過早,仍待川普正式簽署行政命令。
至於對等關稅對出口影響,根據經濟部委託智庫研究,若以關稅20%估算,影響對美出口減少8.9%至12.2%,假若將影響簡化為1成左右,過去平均每月對美出口規模約140億美元,每個月影響約14億美元,今年剩下5月個共計影響70億美元。再以全年出口約5,000億美元計算,美國對等關稅對整體出口的影響幅度約1.4%。
不過,蔡美娜也特別補充,這僅是對整體面的影響,不排除對個別產業、個別廠商的差異就會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