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8 08:05
立法院7月18日三讀通過修法,加重虐童刑責,包括增訂虐殺及凌虐致死未滿7歲之人最重死刑等規定,但重刑後真能遏阻類似悲劇發生?要解決虐童事件,應從治本方面著手,本篇將探討家外施虐場域的問題為何越來越嚴重,及整體結構性的問題。
2025-07-28 08:00
立法院7月18日三讀通過修法,加重虐童刑責,包括增訂虐殺及凌虐致死未滿7歲之人最重死刑等規定,但重刑後真能遏阻類似悲劇發生?要解決虐童事件,應從治本方面著手,本篇將從家內虐童案件檢視原因、問題環節及未來該努力的方向。
2025-07-21 08:00
「不是保護令的錯!」今年7月新北市土城區發生男子持刀砍死妻子與小姨子悲劇,由於被害死者有聲請家暴保護令,社會瀰漫「保護令有啥用」的輿論氛圍,但從研究來看,保護令對多數案件仍具嚇阻力,問題在面對一些高危個案,雖然台灣有建立家暴高危個案防護網,執行面卻仍有很多待改進之處。
2025-07-20 07:50
向來被視為台灣「搖擺州」的台中市,上回大選在藍白合下,藍營以35萬票取回市區3席席次,如今的大罷免,這3區域卻在二階連署殺出將近15萬份連署書,震撼全國,在藍綠地方結構勢均力敵的態勢上,素人、公民組成的罷免團隊,如何可以突破中間選民甚至淺藍族群,由另類的「藍白合」翻轉台中?
2025-07-20 07:45
大罷免投票倒數,桃園6席立委卻仍有過半選擇低調、冷處理,而在青年大量往雙北求學就業的情況下,罷團人力、資源有限下,如何串聯各區炒出熱度備受考驗,在這座通勤城市裡,要如何才能喚醒民心,對抗無聲立委呢?
2025-07-20 07:40
726罷免投票倒數計時,外界視國民黨立委仇恨值,為牽動選區動員關鍵指標,然而仇恨聲量來自全國四面八方,能否和各立委在地選區仇恨值畫上等號?跟著《太報》走入罷免熱區觀察。
2025-07-20 07:35
史無前例全台大罷免,罷免親中立委的公民團體,打從一階連署就以「反共」作為主訴求,反共牌一路打到大罷免三階段投票,能否發酵?《太報》透過退役將領視角、出身於深藍家庭的罷團志工到年輕直播世代,了解基層選民聲音。
2025-07-19 07:45
這場針對花蓮立委傅崐萁的罷免行動,正逐步動搖花蓮盤根錯節的政治結構。從國民黨內部長年壓抑的反彈聲浪、0403地震後的善後失能,到年輕世代對「親中形象」的警覺,傅崐萁過去賴以生存的「地方包圍中央」手段與鐵票組織網,正面臨史無前例的鬆動壓力。這場罷免,不只是「挺傅」、「反傅」對決,更是傅氏王朝的生死戰。
2025-07-19 07:40
首梯大罷免藍委投票日倒數,國民黨祭出4都市長主導區域聯防,民眾黨主席黃國昌也讓藍白合作「走出立院、走上街頭」,全力相挺反惡罷,台中市長盧秀燕還與黃合體掛看板挺台中藍委反罷。但對黃站台效益,藍營內有雜音。
2025-07-19 07:35
726首波大罷免投票被視為國民黨主席朱立倫黨魁、國會與政黨殊死戰,藍軍倒數十天選前黃金周戰略,包括萬人造勢、複式動員、防奧步三部曲,並由藍白大咖打論述戰,訴求對總統賴清德投下不同意票、大罷免大成功柯建銘當立法院長、綠營過半沒收普發現金一萬、五天假等,破除選民「不投票就是反罷免」迷思,最終催出投票率。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