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重新站回2萬4000點,營建股在政策和市場信心下,顯得乏力。廖瑞祥攝
隨著關稅議題逐漸明朗,台股指數在科技業帶動下,重新站上2萬4000點的高檔水準,但產業間卻呈現兩樣情,相較於今年3月底、關稅戰開打前,目前營建類股指數跌幅達11%,與去年第3季房貸之亂的指數高點相比,跌幅高達3成,顯示營建業在政策調控與市場信心轉向後,整體表現的確有點悶。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新青安房貸上路後,房市交易熱絡,2024年上半年預售市場熱銷,到了第3季房貸政策緊縮後,一、二手市場交易量都出現明顯量縮,尤其預售市場從上半年旺季單月揭露1.4萬件,到近一個月剩下約4000件,連帶讓營建類股指數一路修正,對比股市回到2萬4000點,完全收復關稅後的跌幅,但營建類股還較關稅戰前少11%,更較去年第3季政策發酵當時,修正高達3成。
統計顯示,台股回到接近2萬4000點的高檔水準,較股災後的低點大幅反彈超過6000點,投資人今年資產減損普遍都獲得修復,不過,營建類股指數表現疲弱,去年房貸管制前最高衝到714點,股災當時最低446點,到8月8日父親節仍只有496點,營建指數較去年管制之前減少3成,較股災前減少11%,和大盤指數表現呈現兩樣情。
曾敬德指出,營建業對於政策的資金控管相當有感,雖然未來幾年還有預售熱銷案可交屋入帳,但後續預售市場表現清淡,營建類股也出現資金流出的慶況,由於銀行自主管理實施將於年底屆滿,可觀察資金面是否有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