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深度報導】碳定價落槌引發兩極論戰 台灣碳費真相與日星韓比一比

    2024-10-09 17:42 / 作者 洪敏隆
    台灣碳費出爐,國內有500家廠家會被開徵。圖為台塑六輕園區。翻攝自台塑六輕簡介
    台灣碳費價格終於塵埃落定,正式將進入「排碳有價」時代。但是,一套費率制度卻有「兩種解讀」,產業界認為比鄰近日、韓高,不利國內產業國際競爭,環團則認為費率折價後比茶葉蛋還低,將寵壞排碳巨嬰,淨零難達成。究竟,延宕已久的我國碳費是否真的比鄰國高?「減碳成果」是否能達成?


    環境部2023年8月升格時就聲稱,今年第一季會制定碳費費率,並以碳排大戶2024年一整年的排放量作為碳費的計算基礎,於2025年開始收費,但是碳費費率卻一直開了6次會,到今年第四季10月7月才拍板定案,並且收費時程延後1年,開徵時間延至2025年,並從2026年開始收費,與歐盟的碳邊境調整機制 (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正式實施時程同步。

    台灣碳費徵收對象是年度碳排放量超過2.5萬噸的廠家,依2022年的碳盤查結果,初步碳費收費對象為281家公司共500家工廠,其中141家是上市櫃公司,收費對象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大約是155百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占全國總排放量54%。



    需繳碳費的各行業廠家數量。翻攝自環境部簡報


    碳費是手段 減碳是目的

    台灣碳費的一般費率價格是每噸300元台幣,這與環境部委託倫敦政經學院(LSE)所做研究,台灣碳費每噸至少10美元才合理差不多,但另有鼓勵業者提出自主減量計畫的A、B兩種優惠費率,每噸價格分別是50元、100元台幣。

    優惠費率A是行業別指定削減率,是依照科學基礎減量目標(SBTi)計算,以2021年基準年,目標2030年須達成的目標,包括鋼鐵業減碳25.2%、水泥業減碳22.3%,其他行業減碳42%,可獲得優惠費率A。

    優惠費率B是技術標竿指定削減率,以國內外排放技術標竿及2030年國家自定貢獻(NDC)所設定,基準年為2018年至2022年5年平均碳排放值,各行業至2030年要削減達23%,可獲得優惠費率B。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副署長黃偉鳴說,不論是哪個優惠費率,企業若要符合,必須透過改善工廠製程方法。例如水泥業以廢棄物替代大量排碳的熟料,或是製程廢熱回收,及採節能、節電或將鍋爐改燒低碳燃料等,都是常見的削減碳排的計劃。由於費率A是以行業別削減,鋼鐵業要削減25.2%、水泥業22.3%,約等於5年內要減碳約4分之1,要付出更高的減碳成本。

    黃偉鳴強調,碳費重點不是政府要收錢,而是希望以碳價格激勵企業真正減碳。



    銅板價誘因機制 應訂落日條款

    不過,在這次的碳費收費辦法,有納入「高碳係漏風險係數」,給予碳費可再打2折優惠。此概念是源於最先實施碳定價的歐盟,2005年實施碳交易制度(EUETS)時,因憂心高碳密集產業生產成本變高,且可能使歐盟產線外移至碳管理較寬鬆國家或出現國外產品取代歐盟產品等情況,因此推出碳洩露風險係數給予境內補貼。

    哪些產業屬於「高碳係漏風險係數」,環境部預計明年上半年會開會討論,但預計可能參考當初歐盟及考量台灣產業情況,包括鋼鐵、水泥、人造纖維原料、紙漿、化學原材料等可能都屬高碳洩漏風險產業,以2折優惠給予「過度轉型」配套機制。因此,若自主減量符合優惠費率,又屬高碳洩漏行業,碳費最低每噸僅收10元或20元。

    環團認為銅板價的碳費,恐將對排碳大戶釋出錯誤的價格訊號,難以催動企業淨零轉型。地球公民基金會議題部專員鄭泰鈞指出,環境部說高碳洩漏風險係數值,是參照歐盟ETS免費配額的規劃,卻沒有比照歐盟等國際經驗,針對高碳洩漏風險係數、優惠費率及2.5萬噸起徵門檻等制定「落日條款」,於2030至2035年間前全數終止。

    雖然碳費費率有優惠費率及高碳係漏風險行業的折扣,但經濟部在7日碳費費率出爐當天下午,以發聲明方式指碳費費率應考量台灣產業國際競爭力,特別是應對標日本、韓國等主要出口競爭國的費率標準;工總也指比鄰國貴,碳費制度設計應通盤考量對經濟、社會的衝擊,碳費費率偏高,加上基本工資、電費等成本同步調升,對產業形成沉重負擔。

    「山陀兒颱風才剛過,重創基隆、北海岸及高雄,難道忘了這是氣候變遷的後果嗎?」海洋公民基金會政策研究員潘翰聲對此不以為然表示,這些高排放的財團,在永續報告書都寫得很漂亮,但要他們負起一點責任,就推三阻四、討價還價,是非常不道德的,「言行不一就是違背商業倫理,就是漂綠。」

    山陀兒颱風造成高市、基隆及新北市北海岸嚴重災情。圖為鼓山警分局提供


    能源價比日韓低廉 應攤開所有帳本比

    潘翰聲說,氣候變遷對海島影響最大,離島、山區跟沿海地區都是受害比較嚴重地方,氣候變遷是環境正義課題,碳費徵收只是要排放者負起該負的責任。「如果產業界要跟日、韓看齊,先想想日韓的油電及能源價格是比台灣多出多少,若要比較就應該把所有帳本攤開來看。」

    環境部長彭啟明針對碳費費率曾在立法院衛環委員會備詢前受訪指出,所有國家的碳訂價都是「先低後高」。以鄰近的日、韓及新加坡來看,起初費率的確都比台灣要低,但是這些國家的碳定價制度比台灣「超前部署」多年,現在的費率已經遠高於台灣才要起步的制度。



    日本早在2012年以減緩氣候變遷特別稅的形式,在日本針對生產端徵收石化能源碳稅,當時每噸碳排放僅課徵289日圓,可是2014、2016年都分別再調漲一倍,且除了碳稅,日本還有對於石化燃料課很多附加稅,該國經濟產業省曾試算,去年實質碳訂價已達到每噸6301日圓(約42.2美元)。

    韓國則是在2015年啟動全國性碳交易機制(K–ETS),管制對象不同於台灣僅針對碳排2.5萬噸以上製造業,韓國是持續擴大,從原本占65%全國排放量,現在包含能源、重工業、建築、公共部門、國內航空運輸和廢棄物處理業,共占全國74%排放量。其碳價最初是1萬4650韓幣(約10.7美元),在2019年曾最高來到每噸34.79美元,但在covid-19疫情後,碳交易市場的價格持續重挫,至今年7月跌至每噸6.46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坡在2019年開始徵收碳稅,起徵價是每公噸5元星幣(約3.7美元),低廉碳價沒有起到減碳作用,2019至2021年的碳排放量反而上升2.85%,因此2022年宣布從今年(2024)起碳稅將一舉調高4倍,達25元星幣,2026年和2027年調升為每公噸45元星幣。

    起初低價策略是鼓勵作用 台灣已比別人起步慢

    鄰近國家開始的碳收費制度都是採低價策略,其直接減碳效果不大,但有宣示性鼓勵作用,也鋪陳長期減碳工作,然而,台灣收費要比日本晚了13年、韓國10年,由於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曾呼籲全球如果要將平均升溫控制在攝氏1.5度內,必須在2030年減排至少43%,因此以這時程目標來看,台灣起步已晚。

    環境部雖然強調碳費採先低後高模式,並以分階段調升為原則,碳費審議會議也有建議,2030年後一般費率可考量每公噸碳費為1200元至1800元,以接軌國際碳定價水準,但環境部沒有明確訂出未來調整費率模式,只強調後續收費會再視自主減量情形、產業競爭力及國際碳定價水準逐年檢討。

    環境部以最樂觀方式估算,如果碳費徵收的500家廠商對象都能提出自主減量計畫,推估2030年可減少3700萬噸,約相當於2005年排放量的14%,但是和國發會2022年宣示的2030年減碳24±1%,還必須靠其他努力減碳才能達成目標。

    鋼鐵業是排碳大戶,業者若要享碳費優惠,必須投入更多減碳成本。中鋼提供


    值得關注的是,碳費有2.5萬噸免徵的制度,500家中有183家是10至5萬噸,116家是5至2.5萬噸,合計就占了將近6成,從企業過去減碳的成本約要3000萬至1、2億元不等,是否會有廠商抱持「繳錢了事」心態,無助減碳。

    黃偉鳴說,盤點有些行業是因為超過2.5萬噸碳排沒有幾家,若同業都不用繳,自己要繳,同業競爭會出問題,這是訂出2.5萬噸免繳原因,但的確可能會因為只超出2.5萬噸不多而選擇繳費,後續會觀察,並針對這些廠家的減碳的困難情況予以協助。

    只有蘿蔔沒有棍子 要緊盯防堵漂綠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兼任研究員蕭代基說,目前的碳費制度採取下游課徵方式,只涵蓋溫室氣體總排放量約50%,若要達到較佳減碳效應,應朝向上游碳排放量課徵碳稅的制度轉型。他認為目前的碳費規劃傾向提供多種胡蘿蔔措施鼓勵積極減碳的廠商,但依據評估及塑膠減量制度的經驗,若改以負向誘因,用棍棒(處罰)的方式,讓未能達減碳目標的廠商必須付出更高的經濟代價,更有助於加速減碳。

    碳費上路後,減碳目標是否能達成,這些碳排大戶的自主減量計畫是否有落實是關鍵,依照環境部規劃,業者必須要在2025年上半年結束前提出自主減量計畫,交由環境部審查3個月,通過後才能在2026年開始收費時適用優惠費率。環境權保障基金會指出,必須緊盯產業提出的自主減量計畫,防堵企業漂綠迴避減碳責任。

    台積電的空污防制設備優化。取自TSMC


    環境部在預估多數企業選擇適用每噸100元的優惠費率B,首年碳費收入約有60億元,依照《氣候變遷因應法》將用於執行溫室氣體減量及氣候變遷調適工作,並撥補一定比例予地方政府。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林彥廷認為,碳費用途最優先重要的是公開透明,應廣納民眾參與機制,並且碳費收入應避免全數用於減碳領域,而切勿漏掉同等重要的公正轉型與調適。

    潘翰聲也強調,氣候變遷的國家科學報告,都是以本島評估,基於環境正義,離島應有更多研究經費投入。

    台灣爭執不休的碳費終於塵埃落定,然而,是否能夠達到初期的減碳目標,仍有待觀察,更重要是如何讓全民理解,因應國際競爭性,台灣現在的碳定價只是起徵點,不是終點,現在不做,未來要付出的代價,可能更大。
    洪敏隆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