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深度報導】徵人梗圖背後有哀愁 為何連北市蛋黃區都鬧教師荒?

    2025-08-08 08:00 / 作者 吳尚軒
    雙北近年代理教師甄試也開始出現人力荒。圖為示意圖,資料照,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從偏鄉到都會蛋黃區,全台灣學校主管這個暑假的共同回憶,大概就是做梗圖找代理教師;儘管根據教育部統計,如今仍有7.4萬人的「庫存」教師量,但教育現場卻面臨嚴重缺工危機,甚至連台北市的國英數等主科都一位難求。為何在代理教師待遇已大幅改善的此刻,反倒出現更嚴重的人力缺口,連都會學校都面臨「有人就好」的無奈景象?

    「爸爸,你們學校找到代理老師了嗎?」「還沒有,爸爸還要做梗圖。」「特教組長你怎麼了?」「聽說現在不做梗圖會招不到老師」如果點進教師相關的臉書社團、Line群組,恐怕會讓人以為自己來到什麼網路迷因集散地,然而這卻是各校主管的焦慮與無奈:時間已經是8月,再不敲定人手,就排不出這學期的課表。

    「以前是學校選老師,現在是老師選學校。」來自雲林縣的台西國中校長林燦基,也是梗圖大隊的一員,數學代理老師來到第11次招聘,獲讚破千的他苦笑道,現在每間學校都在網路上招人,但招聘內容都差不多,所以才開始做迷因梗圖招人,「要先吸引人看啦」,然而成效如何,他也無奈表示,要到考試當天才知道,甚至可能當天10點考試,9點才有人來報名,今年招聘的情況比往年更困難,尤其理工類的教師,更常往業界移動。

    為了招聘代理教師,各校主管紛紛製作梗圖盼吸睛。取自臉書


    台西國中是教育部分類的偏遠地區學校,然而教師荒這件事此刻不分城鄉,來到台北市,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副理事長何俊彥指出,市區的學校也是同樣困境,「各種廣告、梗圖拼命貼,招人管道萬箭齊發」,以前招聘教師只要在學校網站公告就好,現在除了PTT、IG都要貼文外,甚至有些學校也開始深入師培大學的臉書社團找人。

    近2、3年來,隨著各縣市教師員額解凍,比如2023年全國就開出5000個中小學教師員額,然而也是當時,教育現場開始出現代理教師荒的呼聲,過去教育部認為,是原來的代理教師「上岸」才導致人手短缺,教師團體則認為,是過去連年等不到教職的流浪教師早就轉行。如今2年過去,代理教師的權益更勝當時,為何現場卻面臨更嚴重的缺工危機?

    薪資優勢彌平 台北蛋黃區找不到國英數老師

    過去,除了台北市等少數縣市外,代理教師的聘書大多未涵蓋寒暑假,老師在假期間沒有薪水,僅能靠補習班、家教糊口,此外也無法累積年資提敘,然而隨著相關工會、立委大力爭取,如今全國代理教師都有完整一年12個月的聘期與薪水,而在今年8月,114學年度開始時,所有縣市也都需依照年資調整教師薪水。

    近年來不管正式、代理教師的人力變動,都屢屢成為新聞。資料照,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教育界先前便預估,如此可能造成原來到雙北打拼的代理教師,往物價較低的中南部移動,如今暑假已過一半,雙北尤其台北市的學校,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缺工危機。

    「現在大家(待遇)都一樣,所以可能會往中南部去。」忠孝國中教務主任王曉琪便直言,如今就連國文、英文、數學這樣的學科,代理教師甄試時報考人數都變少,3年前找國文代理時,可以有20多人來報考,如今只剩下1人,以前1次就可以招滿,現在都要3次招聘以後,放寬條件才能招到人(註),此外自然科更是幾乎徵不到。

    註:招聘代理教師若無合適人選,到第三次招聘以後,可放寬沒有教師證者報考,只要具有大學學歷即可,即是俗稱的無證教師。

    其實,台北市對於正式教師的吸引力也在下降。《太報》先前便透過教師介聘資料,說明雙北教師如今在房價、物價、升學壓力等影響下,漸漸選擇到外縣市落腳,而來到今年,台北市國中正式教師開出281個缺額,最終僅有263人錄取。

    「今年往中南部跑的情況會比以前更嚴重,台北市優勢不再,但現在大家還抱著一絲希望。」何俊彥也是台北市教師聯合甄試委員,他指出,今年7月時正式教職進行第二次分發,已經可以看到有些考生儘管成績不理想,仍然獲得錄取,背後正是因為缺人,「有些我們覺得也很擔心」,但仍舊不能完全不篩選,加上有些考生考上外縣市後放棄報到,這些空缺又更會需要代理教師補上。

    而至截稿為止,在教育部高中以下教師選聘網搜尋台北市的代理教師職缺,仍有345個缺額待補,從幼兒園到高中都缺人手。

    114學年已經開始,即使台北市也仍有許多代理職缺。取自高中以下教師選聘網


    台中、高雄同樣缺工 理工人才被科技業搶走

    台北市哀嚎人往外跑,但往外縣市看去,情況真的有比較好嗎?或許未必。

    台中市教師會高中職委員會召集人廖耿志表示,台中的教師荒相對雙北稍微好一點,但依然面對危機,以他任教的台中二中為例,國文、英文報名情況尚無太大影響,但是自然科到三招都沒人報名,許多國高中的理工科這幾年幾乎都招不到人,「即便正式老師,人才都被業界搶走了!」他指出,近年來科技業發展旺盛、同樣也缺工,對一個有理工專長的年輕人來說,投入業界跟教職的前景落差太大,也造成這部分缺工特別嚴重。

    高雄市教師職業工會理事長于居正則指出,如今高雄的代理教師甄試報名人數也逐漸減少,平均來說,往年一個缺額約會有7、8人報考,如今僅剩下2、3人,三招放寬無需教師證之後,才勉強能找得到人手,有時候遇到應徵者專業素質偏低,「沒有教學經驗,或是人格特質不適合擔任教師」,合適的老師則往往多校搶一人,錄取了也未必搶得贏。

    校園裡的人力哪裡來,逐漸成為全國各地學校的難題。資料照,廖瑞祥攝


    桃園教師會理事長陳俊裕指出,公立學校如今教師動輒被投訴、調查,加上行政業務繁重,因此許多人不願擔任教職,學校改聘代理教師,即便有些人選的素質不甚理想,「但要找新老師也很累,只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除非被投訴,不然有人能上課就好。」

    過去被譽為鐵飯碗的教職,如今似乎已慢慢生鏽,尤其對初出社會的年輕人來說,越來越缺乏吸引力。

    7.4萬儲備人員不當教師 工會曝問題在缺乏願景

    翻開教育部師培統計資料,截至112年為止,我國約有22.6萬人領有合格教師證,其中約有12.9萬擔任正式教師,另外2.1萬則在公立學校當代理教師,在此之外,有7.4萬人是所謂的師資儲備人員,也就是沒有進入教職,選擇其他工作的人。過去10年來,這群人的數量穩定增加,從103年的6.1萬到如今7.4萬,穩地定佔據整體師資人力的33%。

    在此情況下,儘管每年通過教師資格檢定考的人數約落在5000上下,然而,不管是擔任正式教師還是擔任代理教師,每年教學現場增加的教師人數,大約就是3000人,但這當中有多少是新血加入,還是既有的儲備人員回流,又是個問題。

    又鬧教師荒?全國高中以下師資人力概況


    代理教師工會理事長黃湘仙則認為,她在實務上看到越來越多人放棄教職,轉往民間企業,而老師也不是貨物,7.4萬人不是有需要時就能找出來的,教育部應該要思考,為什麼這麼多人花了大學4年唸師培、實習,最後卻沒有走入校園?她認為其中一個很大的因素,正是擔任教職的願景無法建立。

    黃湘仙指出,許多人一開始只能當代理教師,儘管待遇已有改善,但仍是一年一聘,「人脈、資源是斷裂的」,缺乏可預期的願景,這種情況短時間內很難解決,而目前來說,包含年資提敘等待遇調整,仍僅限於有教師證的代理教師,但事實上,教學現場有更多長年任教的無證教師,也應思考改善他們的待遇。

    黃湘仙指出,目前教師這個職業缺乏吸引人的願景。資料照,翻攝代理教師工會臉書


    教師退休潮已見端倪 教師嘆危機倒數中

    儘管教育部將沒有進入校園的人,稱為儲備人力,然而實務上師資生畢業、考取教師證後,假若2、3年都未考取正式教職,多半也不大會再重返校園。板橋國中教務主任陳彥成便指出,「如果一個人30幾歲還沒考進來,就不會進來了。」

    活水難進,教育現場另一個隱憂,是現職教師的流失也即將加速。2018年年金改革上路後,軍公教一度出現延退潮,教師離退人數從每年約5000、6000人,下降到約2000、3000人,然而隨著時間流逝,2023年時已恢復為4196人離退,陳彥成就直言,現在其實緩衝期沒結束,但到了明後年這些人真的開始退休,可以預估人力缺口會更嚴重。

    年改影響的延後退休潮即將到來,更多師資缺口將成為隱憂。資料照,陳品佑攝


    身在新北市核心都會區,陳彥成無奈表示,今年他們竟然到7月底還有一個數學老師找不到人,理化也還未聘足,「教育部如果沒有掌控未來的國家人力(供需),會很慘。」

    改善待遇是根本 教師團體喊話:減壓、加薪

    缺工危機的背後,不外乎待遇與勞動條件需要改善。全國教師會的長期主張之一,就是調降班級人數,以減輕教師負擔。廖耿志指出,這件事必須要繼續,目前以台中而言,國立學校已依照教育部規定,但市立高中仍是35人一班,實務上公立學校還要考量到特教生,以及高中轉組影響,仍可能到40人一班,除了中央調降外,地方也要跟進才行。

    何俊彥也指出,實務上降低班級人數、減少行政負擔,或是減少教師授課節數都是可以思考的方向,如今,《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通過後,地方政府獲得較多財源,希望能夠將這些資源投入吸引教師,比如目前六都擔任導師,大多已可以減少5節授課時數要求,但雙北仍只能減少4節,類似改善教師福利、待遇還有工作環境的措施都是考慮面向,若能加薪更會有誘因,但教師薪資是中央政策,在地方層級來講,也應該思考自己可以負擔的措施。

    從中央到地方,如何增加教職的吸引力,都是迫在眉睫的考驗。資料照,廖瑞祥攝


    黃湘仙則指出,如果沒有改善,台北目前的情況,其他縣市大概幾年後也會遇到,「整體薪資、物價一直在提醒政府,老師薪資不足了」,然而校園職場又有勞逸不均,工作集中特定教師、行政人員的問題,對此她認為不應通盤性加薪,而是思考針對特定任務、職務加薪,此外制度上也應該考慮照顧到無證教師,實務上這一些人也是教育現場即戰力。

    公校代理教師的待遇,如今終於全國齊一,然而工作壓力、物價水準南北有別,台北市首當其衝面對缺工浪潮,其他都會區未來也恐踏上後路,接下來的政策、環境能否順應第一線建議改革,讓教育最重要的師資留下呢?
    吳尚軒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