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俄國鄂木斯克的煉油廠。路透社
減少化石燃料生產與使用已成為全球公認對抗氣候變遷的首要步驟,然而根據一份最新報告,當前趨勢卻反其道而行,各國煤炭、石油和天然氣製造量在2030年前有增無減。而今年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8次締約國大會(COP 28)主辦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也是其中之一。
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由斯德哥爾摩環境研究所(SEI)和多家研究機構合作的《製造落差》(Production Gap)報告,以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及各國公開資料,分析全球前20個能源生產國家的煤炭、石油及天然氣等化石燃料製造量,這些國家的能源產量占全球總量的8成。
報告羅列圖表指出,儘管20大能源國在2040至2050年確實呈現減產的規畫,但減少幅度遠遠不足以達到《巴黎協定》目標。而且,許多國家在2030年之前的化石燃料生產量不減反增。
圖表為2050年之前全球化石燃料製造量預估,紅線為各國政府規畫目標,綠色和紫色區塊分別為《巴黎協定》載明的攝氏2度和1.5度氣溫升幅限縮目標,所需減產的幅度。取自productiongap.org
阿聯官員今年7月表示,以2019年為比較值,到2030年前該國將減少最多19%的溫室氣體排放。但是國有的「阿布達比石油公司」卻計畫,在2027年之前增產石油至每日500萬桶,比目前的400萬桶增加四分之一。
此外,阿布達比石油公司也計畫增加液化天然氣產量,至2028年前由目前的每年600萬公噸增至1560萬公噸。
根據報告,美國估計減產煤炭43%,中國減產15%,但印度、印尼和俄國皆增產。而美國雖然減產煤炭,但石油產量在2024至2050年間仍將維持每日1900萬桶至2100萬桶的紀錄值;美國的天然氣產量也計畫逐步增加,2050年前將達到1.2兆立方公尺。
《華爾街日報》指出,即使部分國家確實努力減產化石燃料,其努力會被其他增產的國家抵消。
報告主要作者、SEI資深科學家拉札魯斯(Michael Lazarus)指出,一些國家加入「全球甲烷承諾」或「淨零製造者論壇」等訴求減排溫室氣體的組織,「但是這些倡議組織皆未提及減產化石燃料的需要性,而參與國家也都沒有承諾減產化石燃料」。
COP28會議預定本月30日於杜拜登場,進行至12月12日。2015年氣候峰會通過《巴黎協定》,同意將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與工業革命前相比的攝氏2度以內,並以1.5度為目標。
《製造落差》報告分析的全球前20大能源製造國,包括澳洲、巴西、加拿大、中國、哥倫比亞、德國、印度、印尼、哈薩克、科威特、墨西哥、奈及利亞、挪威、卡達、俄國、沙烏地阿拉伯、南非、阿聯、美國及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