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陷阱無所不在。示意圖。本報繪製
詐騙陷阱無所不在,資深媒體人狄志為在臉書分享一段粉絲的親身經歷。有位父親被詐團話術誤導投資,從小額試投到抵押房產、貸款千萬,導致債務如山、家破人亡,「一場虛擬貨幣的局,把他們家整個人生都吞掉了」,兒子寫信請狄志為將這段經歷分享出來,盼藉此提醒更多人,阻止更多家庭被騙、被毀。
狄志為分享,悲劇起點是一則手機彈出的虛擬幣投資廣告,接著有一名自稱「顧問」的男子透過LINE與該名粉絲的父親聯繫,每天傳「獲利截圖」與「學員留言」給他,塑造穩賺不賠的假象,「他爸爸越看越心動,最後進入了一個投資平台」,起初投入數萬元試水溫,平台順利出金,令他信心大增,進一步貸款、動用母親退休金、甚至將房產抵押,投入逾千萬元。
家人發現以後苦勸無效,父親反而認定家人都在扯後腿,覺得他們眼光太短淺,不懂時代趨勢,甚至開始貸款、挪用母親退休金、抵押房產。為挽救父親,兒子報警求助,警方與刑事局人員親自到場說明該平台為詐騙集團,已有多人報案,父親卻只是冷回:「警察懂什麼?這是國際金融新工具,你們不懂。」
幾日後,APP關閉、客服失聯、LINE群解散,一千多萬瞬間蒸發,父親原本仍堅信平台只是暫時「技術維修」,堅持「顧問說很快會恢復」,直到數週後仍了無音訊,父親才開始沉默,連續兩日不發一語。
第三天清晨,他留下一封手寫信後離家,被發現時已經永遠離開人世,信中僅寫「對不起,我害了你們」。家人事後查出部分房貸與債務登記在父名下,透過人壽保險理賠勉強償還部分貸款,家屋得以保住,「至少媽媽和妹妹還有遮風避雨的地方」,但這段經歷也成了全家人永遠無法抹去的痛。
兒子坦言,至今一年過去,每每看到與詐騙相關的新聞,依舊會憶起那段煎熬的過去。他痛恨詐騙集團,也無奈政府再怎麼宣導,總有人不信,「那種知道對方被騙,卻怎麼救都救不了的無力感,才是最絕望的。」
狄志為強調,這不是個案,而是社會正在真實上演的悲劇,「如果你身邊也有那種死都不聽勸的親人、朋友,請你用力讓他們看看這個故事」。他也感慨,有些教訓只能親身承擔,「只是那個「隨緣」的代價,對某些家庭來說,實在太沉重。」
他也鼓勵該名粉絲,「因為你們還在,這個家就還有希望。時間會沖淡一切」,並祝福他們能從痛苦中慢慢走出來,讓這段經歷阻止更多人踏入相同陷阱。
《太報》關心您,再給自己一次機會
‧安心專線:1925(24小時)
‧生命線:1995
‧張老師專線: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