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G7峰會】日本推動廢除核武 世界浪潮卻正往反方向走

    2023-05-18 17:58 / 作者 林宜萱
    2023年5月12日,廣島原爆倖存者更換海報上計算《禁止核武器條約》生效以來的天數。路透社
    今年由日本主辦的七國集團(G7)峰會,將於明(5/19)起在廣島舉行,為期3天。選在曾被原子彈襲擊的廣島,隱含了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推廣廢除核武的理想。然而,世界正朝著相反的方向發展,G7裡有3個核武國家,加上受邀前來的印度就是4個,另一個受邀國家南韓也已轉向支持擁有核武,美國一艘核潛艇近日將停靠南韓軍港。

    《華盛頓郵報》17日報導,對日本而言,核武是個格外令人痛心的議題,因為它是唯一一個曾被投過核彈的國家,且至今至今仍受到核武國家的威脅。1945年8月6日,美軍B-29轟炸機在廣島投下原子彈,三天後再炸長崎,象徵人類進入一個有能力自我毀滅的時代。日本在過去這將近80年來的時間裡,一直奉行和平主義,也沒有發展核武。

    現任首相岸田文雄家族出自廣島,2020年還出版《邁向無核武世界:一個勇敢的和平國家的志向》,講述他童年時聽到的故事如何成為他一生目標的動力。

    然而,岸田2021年就任首相後,日本周邊安全格局比過去更複雜,擁有核武的北韓、中國、俄羅斯就在附近。北韓這一年多來試射的飛彈比過去更多,彈道比從前更具威脅性;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卻沒能閃電取勝後,開始有意無意拿核武來要脅,並於2月暫停參與美俄之間針對核武的《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START)。

    岸田去年8月成為首個在聯合國核不擴散會議上發表演講的日本領袖。當時他表示,「我不得不承認,邁向無核武世界的路如今變得更崎嶇,儘管如此,放棄不該是一種選擇。身為一個來自廣島的首相,我相信我們必須採取實際行動,逐漸實現一個沒有核武的世界,無論有多艱難」。

    核武是美國威懾的必要工具

    不幸的是,在國際政治現實裡,消除核武是個太過浪漫的理想。以美國拜登政府來說,裁減軍備不是拜登的對外政策重點,美國持續為核彈頭庫存進行現代化升級,認為這對於威懾對手是必要之舉。
    2023年5月17日,日本廣島抗議G7「帝國主義峰會」與核武戰爭的民眾。路透社

    2023年5月17日,日本廣島抗議G7「帝國主義峰會」與核武戰爭的民眾。路透社

    拜登曾表示,若俄羅斯和北韓使用核武,美國將有壓倒性的回應。拜登政府在2022年核態勢評估報告裡,也不採納「不率先使用」(No first use)政策, 因為一旦採用就代表美國核武只能作為被動報復的手段,評估報告指出,這種政策「風險太高」。

    G7成員裡,美、英、法都是核武國家,德國本身沒有核武,但部署了美國的核彈頭。這次受邀參加G7峰會的國家印度、澳洲、巴西、南韓裡,印度也有核武,南韓則是嘗試爭取美國部署核武,一些國內輿論甚至認為南韓應該開發自己的核武。

    核彈道飛彈潛艇預計本月停靠南韓

    南韓國內認同擁有核武的支持率已超過7成。英國廣播公司(BBC)一篇報導採訪了南韓普羅大眾,點出了核武作為一種「必要之惡」的看法。面對具侵略性的敵對國家,有美國作為盟友固然是好,但哪個國家不是為自身利益著想、誰能保證自己不會忽然變成大國的棄子?就連歷史學家也還在爭論,美國當年在日本投下原子彈,是否是為了結束戰爭、防止更多人死亡的必要之舉。

    南韓總統尹錫悅上月訪美的結果,是得到一份《華盛頓宣言》,美國未來將不定期派一艘核彈道飛彈潛艇到南韓。美國1970至80年代曾35次派遣核彈道飛彈潛艇到南韓,最後一次是1981年3月。

    《日經亞洲》17日報導,俄亥俄級核彈道飛彈潛艦「緬因號」(USS Maine, SSBN-741)預計5月中旬停靠南韓慶尚南道鎮海的美國海軍基地。不過,緬因號潛艦不會停靠駐日美軍的橫須賀或佐世保基地,這是由於日本有「核三不」原則,1967年時任首相佐藤榮作承諾,日本「不擁有、不製造、不引進」核武。

    一些議員和分析人士說,日本也許需要思考第三項「不引進外國核武」的彈性空間,尤其是緬因號核潛艦要停靠南韓,或許會改變日本拒絕討論核武的情況。

    面對中俄北韓,日本「核三不」可能改變嗎?

    前日本防衛省事務次官黑江哲郎表示,日本的核三不,其實還有第四條潛規則,就是「不得討論核武」,但現在是時候討論了。黑江與一群前任防衛省官員聯合提出一項政策建議,希望日本政府針對核三不原則進行討論,不要把討論本身都視為禁忌;他們指出,美國無法保護日本免於中國的中程核彈道飛彈攻勢,日本不能把核三不原則當成信條,認為憑這就能保護國家。
    中國東風-31AG洲際彈道飛彈。路透社

    北韓官媒2023年4月14日公布新型固體燃料洲際彈道飛彈「火星-18」照片。路透社

    前日本自衛隊統合幕僚、退伍中將折木良一對《日經亞洲》指出,預計中國到2035年將有1500件核武,朝著美俄急起直追,日本必須想想在這種新環境之下該做些什麼,南韓就已經開始了自行擁有核武的辯論,「如果朝鮮半島兩個國家都有核武,將會改變整個地緣動態」。

    核彈道飛彈潛艇具有隱蔽性和機動性,是美國核三位一體當中生存能力最強的,在印太地區,會比陸基洲際彈道飛彈、戰略轟炸機更有優勢。但是,美國派核彈道飛彈潛艇去南韓,在眾多分析師看來,只是一項華而不實的「摸頭」舉動,目的是要平息南韓推動自身核武的意圖。

    美國前國防部副助理部長柯伯吉(Elbridge A. Colby)近日在一場線上研討會中解釋,無論是要打中國、俄國或北韓,彈飛彈潛艇可以從海裡任何地方發射飛彈,它的優點就是隱蔽,「如果把潛艇派去南韓這種前線位置,只會讓它更容易被攻擊,因為它就處於中國戰機和飛彈射程裡」,所以這項舉動根本沒有強化到南韓要的防衛。

    日本笹川和平基金會資深研究員小原凡司表示,潛艇靠港可能反映出美國想阻止南韓推動核計畫,透過展示美國核武來強調威懾。小原說,岸田的選區就在廣島,所以他應該不會願意去改變核三不原則,但也許可以打擦邊球;比起在日本部署美國核彈,讓美國核彈道飛彈潛艇靠港,政治上的毒性會小很多,日本民間對於這種訪問的抵制應該也會比較小。

    前防衛省事務次官黑江說,另一個讓日本開始嘗試討論核武的方法,是讓日本以觀察員身分加入《禁止核武器條約》(TPNW)。日本原先有意參與此條約,最後因配合美國而沒有參加;黑江指出,如果日本加入,就能開始審查核三不原則的實用性,岸田可以藉此表達日本對無核武世界的訴求,同時也更能設法解決現今的核武現實問題。

    只有日本人能告訴世界的可怕記憶
    2023年5月17日,日本廣島和平紀念公園。路透社

    岸田常說,向其他國際領袖展示一個國家使用核武會在世上造成什麼樣的現實,是推動無核武世界的重要起點。日本是唯一能這樣做的國家。廣島縣知事湯崎英彥表示,核威懾是理論性的事物,國際領袖只能在腦內揣摩核武的威力,「但在廣島,你可以感覺到」。

    《華郵》指出,預計在G7峰會期間,岸田會帶拜登等G7領袖會見原爆倖存者、參觀為了原爆和14萬名罹難者所設的紀念碑。許多原爆倖存者和拜登年齡相仿,當時他們都還只是小孩,但仍記得核戰的可怕。

    82歲的近藤康子在廣島原爆時年僅4歲,她回憶當時場景,皮膚從人的身上融化、肢體變形;原爆後,挾帶著輻射塵粒的黑色雨點從天而降,造成人們的皮膚輻射性灼傷,「絕不能再有我們這樣的被爆者,必須消除核武」。

    有人推動無核武,有人只是想自保,也有人心存侵略慾念。無核武世界也許終有一天能夠到來,但在那之前,人類可能還有很多場戰爭要經歷。
    林宜萱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