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總裁楊金龍說明第3季理監事聯席會議決議。李政龍攝
行政院日前拍板將新青安房貸排除在《銀行法》第72條之2不動產放款比率限制之外,外界預測央行將放寬房市管制。央行第3季理監事會議今(9/18)日讓市場跌破眼鏡,未如預料配合大開水龍頭,總裁楊金龍會後直言,維持房市信用管制「是合理的決定」,更透露原本監管要2年,會扮演過濾網的角色,但也會積極協助解決貸款排撥現象。
不少購屋族反映,購買預售屋後,遭遇貸款不足問題,還有不少申貸新青安房貸的民眾仍在排隊等放款。行政院決定自9月1日起,新青安房貸將不再列入《銀行法》第72條之2的放款限額,院長卓榮泰更表示,金融水龍頭要開大一點,但安全濾網要在,希望銀行在放款上不要影響自用與首購族的合理需求。
央行今召開第3季理監事聯席會議,一如市場預期,利率維持不變,但選擇性信用管制也未做調整,跌破市場的眼鏡。總裁楊金龍主持會後記者會,他表示,
行政院提到水龍頭要開大一點,但也要安全濾網,所以,房市管制措施維持不變,「應該是合理的決定」,協助解決貸款排撥現象,不是只有把水龍頭鬆開,更要密切注意後續對房市的影響。
楊金龍坦言,銀行不動產貸款集中度仍是觀察重點,去年的高點來到37.61%,而截至今年8月底來到36.71%,下降的速度不夠快,加上新青安房貸、首購族等因素,使得八大行庫的不動產集中度不降反升,所以,仍舊要維持選擇性信用管制。
不過,楊金龍強調,
會提供銀行自主管理不動產貸款的彈性調整空間,假設銀行只能放款100億元,實際卻來到120億元,與實際設定的目標出現落差,而超過的20億元,若是因為首購族、新青安房貸等因素,配合行政院的政策方向,央行會認定「沒關係」。
有另一派看法質疑,行政院大開新青安水龍頭恐影響打房成效,甚至扯不動產集中度的扯後腿。楊金龍緩頰,公股行庫主要是新青安房貸的受理銀行,還要協助首購族、無自用住宅等,由於申貸案件多,撥款金額是上路前的3倍,使得貸款排撥現象未能有效緩解,行政院才不得不做此決定,其實民間銀行的不動產集中度在25%以下,也能分擔一些責任。
至於央行於去年8月中旬採取道德勸說,請銀行自主管理未來一年的不動產貸款總量,將於今年底屆滿,央行是否會延續?
楊金龍透露,原本規劃自主管理期限為兩年,但兩年太僵硬、無彈性,到今年底會進行總檢討,至於明年動向如何,將會在第4季公佈結果。
此外,楊金龍也罕見地就預售屋購屋族貸款不足爭議進行說明,他指出,央行購屋貸款規範是針對借款人向銀行以成屋為擔保品所新申貸的案件,所以,購屋者與建商簽定的預售屋買賣契約,不屬於央行信用管制的規範,而依據內政部「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不可歸責於雙方貸款不足,提醒購屋族要特別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