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2奈米戰場2-1】台積電高雄、新竹兩地火速擴產! 英特爾18A製程爆搶單 已進入初始批量生產

    2025-03-30 07:40 / 作者 戴嘉芬
    晶圓代工3雄台積電、三星、英特爾今年正式進入2奈米競爭時代。太報繪製
    半導體先進製程競爭一刻都不能放鬆!台積電將於3/31在高雄舉辦2奈米擴產及上樑典禮,喊出2奈米製程可如期在2025年下半年量產,但追兵仍來勢洶洶,英特爾3月中旬傳出捷報,亞利桑那廠已進入18A(1.8 奈米)初始批量生產階段,可望提早至今年中實現量產。三星也在一旁虎視眈眈,依照過去經驗來看,有機會比台積電提早半季或一季進行量產。

    英特爾(Intel)進入2奈米後的最先進製程命名為18A;台積電在2奈米之後的製程,因進入到以「埃米」為單位,故以全新的A16命名。不過,研調機構 Trendforce 研究副理喬安表示,今年晶圓代工2奈米市場將是台積電獨占鰲頭。三大廠2奈米放量時間約是2025年至2026年。在今年底前,台積電先進製程產能約占整體近7成水位,其次是三星。至於英特爾18A的產能占比仍小於1%,放量時間將落在2026年。

    預估2025年底(圖右)台積電先進製程產能將占近7成水位,其次是三星22%。集邦提供

    IDC 資深研究經理曾冠瑋亦指出,台積電2奈米最快在下半年有少量產品開始投片,預計年底前出貨,月產能可望達到7萬片。

    台積電2奈米:新竹、高雄2地同步量產

    新竹寶山晶圓20廠堪稱2奈米大本營,共規劃4期晶圓廠,其中,第1期已進行試產,將如期在今年下半年量產;第2期已於2023年動工,今年即將裝機。至於第3、第4期還在興建中,預計2028年進機,屆時將量產2奈米、A16及更先進製程。

    即將舉辦擴產&上樑典禮的高雄楠梓晶圓22廠分為5期。第1期(P1)廠房已於去年第四季完工,已有1500名員工陸續進駐,最快將於今年第二季試產,年底前月產能上看1萬片。而P2廠正緊鑼密鼓趕工中,預計今年完工,裝機時程約落在2025年下半年或2026年初。

    至於高雄P3廠已於2024年6月通過環評,10月開始動工,預計2026年完工並申領執照,規劃同年量產。若對應製程藍圖,屆時將可量產N2P、N2X甚至更先進的A16埃米時代製程。

    台積電高雄晶圓22廠第3期已於去年第四季動工,預計2026年完工。翻攝自達欣工程網頁


    而P4、P5廠甫於3月初通過環評,已啟動建築規劃、執照申請及現地開工等作業,預計2027年辦理竣工及申領使照,未來將生產2奈米及更先進製程如N2P、N2X及A16。

    至於美國亞歷桑納1廠已於去年底量產4奈米,第2座晶圓廠計畫2028年開始生產,第3座晶圓廠將在2030年底前進行生產;根據客戶需求採用更先進的製程技術,包括N3、N2和A16。

    台積電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曾於1月法說會提到,亞納桑納2廠已完成所有建設,陸續將各種設施移入,預計在2026年下半年進機。「第3座晶圓廠很快會開始動工,不久的將來就會宣布動工日期。」

    相對台積電的大規模、高效率擴產,2家主要競爭對手三星、英特爾的全球擴產計畫則是不斷延後。

    英特爾:18A已進入初始批量生產階段

    英特爾在美國擴產計畫包括亞利桑那2座晶圓廠,俄亥俄州2座,新墨西哥州改造2座先進封裝廠,俄勒岡州的研發中心則投入高數值孔徑EUV(High-NA EUV)設備。

    其中,位於俄亥俄州的地表最大Fab 27晶圓廠原本預計2025年完工、2026年投產。英特爾2月底指出,受到公司財務壓力影響,俄亥俄州廠完工日期已向後展延5年,至少2030年後才能啟用。

    此外,英特爾原定投資300億歐元,在德國馬德堡興建晶圓廠,其中100億歐元來自德國政府補貼,原本計畫在2023年動工,但建廠時間不斷延後。波蘭先進封裝廠則獲得18億美元補貼,建廠計畫同步延後,另包括馬來西亞、以色列建廠計畫也已暫停。

    3月13日,也就是新任執行長陳立武上任前夕,英特爾傳出捷報,亞利桑那晶圓廠已進入18A初始批量生產階段,原定今年下半年量產,目前量產計畫有望提早到今年中實現。

    根據路透社報導,輝達、博通正在測試英特爾18A,超微也正在評估18A製程是否符合需求,本周還有外資爆料這兩家設計公司的其中1家已承諾使用18A製程代工;英特爾亦規劃在今年上半年完成設計定案。

    三星:泰勒、平澤2地投資計畫將暫停

    三星原計畫在泰勒市投資440億美元興建2座晶圓廠,1座先進封裝研發中心。其中,第1座廠已動工,預計2026年量產3/4奈米。第2座廠原本預定量產2奈米,但因需求變動而暫停建設;韓國平澤第4廠、S6產線也延後動工。該公司表示,將依據客戶需求採取分階段營運,調整未來擴產計畫。

    而根據韓媒報導,三星在本月初開始評估暫停投資平澤、泰勒2地晶圓廠的可行性,將以改善先進製程良率為優先考量,以取得AI晶片代工訂單。曾冠瑋認為,三星正在尋求與美國IC設計業者合作,依照過去經驗來看,有機會比台積電提早半季或一季進行量產。

    IDC資深研究經理曾冠瑋認為,依過去經驗來看,三星有機會比台積電提早半季或一季量產2奈米。戴嘉芬攝

    戴嘉芬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