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燃料走跌卻「逆風」漲電價,民意難說服。陳品佑攝
按照台電2024年財報,每度電虧損0.2286元;假設今年燃料成本與去年一致,並以只追求損益兩平估算,台電今年4月平均電價只要再漲6.6%,全年就有望結束連續3年虧損、轉虧為盈。
但,取決電力公司盈虧的因素除了電價高低,占營運成本比重約6成的燃料成本就是一大關鍵。首先,今年燃料成本很難與去年一致。由於美國總統川普曾表態要大量開採石油及天然氣,就連經濟部都不諱言,市場供給增加,燃料價格可望下跌;事實上,中油展望今年的天然氣價格也是比去年低。對照台電目前電力結構以天然氣發電為主,台電經營成本壓力可望減輕。
因此,當國際燃料都在下跌,電價卻「逆風」喊漲,恐怕有很大的輿論壓力要說服。其次,地緣政治變數。造成這波國際燃料價格飆漲正是源於俄烏戰爭;川普已表態會結束俄烏戰爭,迄今雖未達成停火協議,但已看到美方積極調停身影,一旦停火,因戰爭造成燃料上漲的因素不再,如何有再漲電價的理由?
第三,川普重返白宮後,簽署一系列和關稅有關的行政命令,加劇全球經濟的不確定因素,通膨蠢蠢欲動。
為安撫民心,賴總統2月11日出席「2025全國中小企業聯合新春團拜」時表示,會持續檢討水、電、土地和人力等議題,穩定國內匯率和利率,會使物價指數持續下降,並努力將今年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控制在2%以下。
猶記得去年在全球一片降息聲中,我國央行「走自己的路」,於去年3月宣布升息半碼;當時央行就解釋,正是考量電價上漲的直接與間接影響因素,才會提前升息因應。
台灣2024全年CPI達2.18%,仍突破通膨警戒線。如今,
賴總統已說要穩定利率,又說要讓通膨控制在2%以下,若電價再漲,勢必增加政策的困難度。2024年電價優惠及預估凍漲差額。太報製表
第四,造成台電去年虧損的一部分原因是繼續補貼各級學校、農漁業、社福機構及身障人士、公用路燈等電價;按台電計算,2024年的補貼金額達142億元,占台電虧損的35%。
但行政院去年7月8日的電價補貼研商會議已決定,自今(2025)年起,各機構、事業及用戶的優惠電價,以及凍漲電價的差額,改由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編列預算支應。因此,
台電今年也可以拋去這個包袱,全體用電戶再也不用為這些優惠和補貼買單。綜合以上因素,今年電價再漲的正當性備受挑戰。
如何說服工業大戶去年漲、今年再漲,然後又不影響到物價。誠如經濟部長郭智輝公開坦言,「這是非常高難度的問題」。部長都覺得難了,台電又該如何說服全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