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電價吹漲風3-1】700家特高壓大戶去年已被「剝兩層皮」,今年還要再剝第三層皮嗎?

    2025-02-15 07:35 / 作者 吳馥馨
    台電高壓電塔。廖瑞祥攝
    經濟部長郭智輝日前表示,台電虧損源自於補貼民生,今年電價調整的原則仍是照顧民生,一般用電最好能維持凍漲,高用電者依「使用者付費」原則,稍微「加一些」。然而,台電去年已二度調漲電價,工業用戶不乏累計漲幅逾4成者,工業電價該繼續上漲嗎?

    根據台電2024年未經審定的財報,在二度電價調漲,以及國際燃料成本走低下,台電去年仍是連續第3年虧損,但虧損已經收斂,全年虧損411億元,比2023年少虧1,566億元。

    若以每度電成本來計算,台電現在是每多賣一度電,多虧損0.2286億元。比2023年每賣1度電就虧1塊多來得好。

    近2年台電每度電成本結構。太報製表


    不過,台電去年財務改善,主要是靠「劫富濟貧」而來。去年民生電價只漲一次,而且每月用電量在700度以下者,漲幅只有3%到5%。民生電價小幅調漲,台電因補貼民生所造成的虧損,也比2023年的700、800億元,縮小到只剩不到500億元。

    但產業用電去年已連續調漲2次,以廠區用電量150億度以上的特高壓用戶為例,去年4月1日就被漲了25%,下半年10月16日又再漲14%;相當於電價漲幅逾4成,就連台積電都在法說會上公開表示,台灣廠區電價已是全球最高。

    台電到底從這些特定大戶身上賺了多少錢,台電不敢揭露。若按照台電早先透露,符合上述特定條件的特高壓工業用戶只約720戶,但每年用電量約800億度,占全台用電比重高達35%,想必是台電「最有價值的VVVIP」。

    政府不敢得罪選票,只敢將成本轉嫁給這些無反抗能力的特定大用戶上,從電價公平性角度看,大戶去年已是「一頭牛被剝兩層皮」,今年還該繼續被剝第三層皮,承擔多數的電價漲幅嗎?

    或者,如今全球供應鏈再次重組,有能力的大用電戶,索性走向國際。

    去年台電補貼民生及產業用電情形。太報製表
    吳馥馨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