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老兵之死2-1】自焚殉道17年 台籍老兵許昭榮被遺忘的血淚

    2025-07-05 09:00 / 作者 陳玠婷
    奇美創辦人許文龍親手塑造的許昭榮雕像,一旁是許昭榮的舍利子。高雄市關懷台籍老兵文化協會提供
    每年520,是甜蜜告白的日子、總統就職週年,同時也是台籍老兵許昭榮自焚悼念日,這一天,眾人各有不同滋味。許昭榮自焚17年了,那年他79歲,他歷經二戰、國共內戰、二二八事件清鄉、流亡海外多年,一生為身分認同問題顛沛流離,返台後卻發現他們這群台籍老兵對國家而言,什麼都不是,為此,他用20年時間四處奔走,無望,最終自焚以死明志,用最劇烈的方式訴說畢生委屈不甘,試圖讓社會大眾想起一群因為政權移轉而被遺忘的老戰友們。

    老實說,對於一名可以安享晚年的老人來說,許昭榮大可不必走上這一途,但他不這麼做,自15歲起的人生,以及那些戰死或滯留中國未能返台、在白色恐怖時期噤聲的台籍老兵又算什麼呢?

    生而為人,要得不過是一份平等、尊重罷了。

    然而為何同樣歷經戰爭,榮民能以退伍軍人身分獲得國家終身照顧,台籍老兵卻落得幾近無人知曉的境地?

    「生在和平時代的我們,錯愕有他們的存在。」高雄市關懷台籍老兵文化協會現任理事長朱家煌這麼說。他說明,二戰期間,台灣像許昭榮10幾歲當兵的人不少,如今他們大多超過95歲,尚在人世的人愈來愈少,也就是說,再不加緊腳步記錄他們的故事,恐怕他們會被淹沒在歷史洪流當中,「這幾年每年都在參加喪禮,我們需要和時間搶人,」若最後一名台籍老兵等不到政治意義,不代表後代就要放棄轉型正義。

    老兵漸凋零 協會保存文史持續發聲

    高雄市關懷台籍老兵文化協會是台灣目前唯一以「台籍老兵」為主的組織,2008年,許昭榮自焚逝世後,由親友繼承遺志創立,志在推動台籍老兵議題,保存相關文史。高雄歷史博物館委託協會經營「戰爭與和平紀念公園暨主題館」,地點設於旗津,公園正中間有座希巨.蘇飛與鋼雕藝術家劉丁讚的「飛鄉碑」雕像,面海,那雙彎彎的大翅膀是都蘭阿美族的傳說,他們相信,當族人在異鄉辭世,祖靈會賜與祂翅膀,守護祂飛回家鄉。

    希巨‧蘇飛與劉丁讚的「飛鄉碑」。陳玠婷攝


    提起許昭榮,需介紹他的一生。他生於1928年屏東,1943年成為日本海軍特別志願兵,負責海軍航空隊地面勤務;1947年台灣發生二二八事件,國民政府將台籍日本兵列為清鄉對象,為了避免被針對,他投入海軍擔任「台灣技術員兵」,進行日本賠償艦修復,並參與國共內戰;1958年,因有台獨意識,嚮往自由民主、藏禁書捲入海軍台獨案,被刑求、關押綠島與泰源監獄共10年。

    許昭榮出獄後,仍因支持台獨被警備總部緊盯,1981年到美國經商,因聲援施明德獄中絕食等運動被列為政治黑名單,經各方奔走獲得加拿大庇護,1987年才回到台灣,開始尋找台籍老兵相關文史與老戰友們,也曾赴中國山東尋找戰有遺骨,拜訪滯留的台籍老兵,1994年創設中華民國原國軍台籍老兵暨遺族協會。

    誰是台籍老兵?

    台籍兵依據參與戰爭不同,身分大致上分為三類。

    1. 台籍日本兵:日治時期二次世界大戰開打,20萬7183名台灣人成為日本兵(總人口數的1/30),遠赴世界戰場,日本、中國、菲律賓、印尼、緬甸、馬來西亞、新幾內亞、索羅門群島等等。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統計,當時有3萬304人陣亡,是台籍日本兵總數的15%,不過,另有數據說明,戰歿加上失聯者,約有5萬3000多人,還有超過1萬人被遺留戰場,最終客死他鄉,如部分「高砂義勇軍」。

    至於台籍日本兵的職責是什麼?除陸、海、空第一線戰鬥人員,還有負責搬運軍需品、負責勞務的軍夫,以及擔任政務官、技術官、法官、通譯官等軍屬。

    2. 台籍國民黨軍:二戰後爆發國共內戰,許昭榮預估約1萬5千名台灣人被國民政府拐騙、非自願方式徵召到中國剿匪,成台籍國民黨軍,多數人戰死,或遺留在中國,因國民黨軍身分的緣故,被共產黨批鬥、下勞改營,僅400多人回到台灣。解嚴2年後,部分滯留中國的國民黨軍返台,從軍資歷不被承認,家人、土地財產人事已非。1997年至2015年被國防部核認身分者僅2207人。

    3. 台籍共產黨軍:國共內戰後,部分台籍國民黨軍被共產黨俘虜,送至韓戰,身分轉為台籍共產黨軍。韓戰結束後,這批人成美軍俘虜,在獄中被「擁共」、「反共」勢力策動內鬥,最終有人留在中國再也回不來,部分回到台灣者,身上留有刺青「殺盡共匪」、「反共抗俄」、「滅共復國」。

    值得注意的是,有部分台籍兵參加上述兩場大規模戰爭(譬如許昭榮參與二戰和國共內戰),甚至三場,每個人境遇大不相同,當初參戰的理由也不同。


    許昭榮認為,台籍老兵物質、精神及身分認同長年被國家漠視,當時的國軍退輔制度偏袒「老芋仔(外省人)」剝削「蕃薯囝(台灣人)」,且國民黨、民進黨不願面對、不願給予「台灣歷代戰歿英靈」歷史定位,也未曾舉辦國家級的追思弔祭,讓4萬多先靈在海外流浪60多年;此外,國防部頒布補償制度也不平等。

    《滯留大陸人員撫慰金發給規定》:
    一、自民國三十九年一月一日起,至本人返回臺灣地區完成戶籍登記之
    日止,核算滯留期間。滯留五年以下者,發給新臺幣二十萬元,超
    過五年者,每增一年加發新臺幣二萬元,不滿一年者以一年計,最
    高發給新臺幣八十萬元。
    二、本人返回臺灣地區後死亡者,其撫慰金由前條第二項所定親屬依順
    序申請。
    三、本人未返回臺灣地區而失蹤、死亡者,發給撫慰金新臺幣八十萬元
    ,由前條第二項所定親屬依順序申請。


    為此,許昭榮與協會四處努力,2005年終於促成高雄市政府於旗津設立「台灣無名戰士紀念碑」與「戰爭與和平紀念公園」正式落成啟用。不過,時任總統陳水扁婉拒紀念碑題名落款,時任高雄市長謝長廷也未出席落成典禮,讓許昭榮相當失望。

    2008年3月高雄市議會決議,戰爭與和平紀念公園更名為「和平紀念公園」,試圖弱化台籍老兵的存在意義,加入八二三炮戰等歷史,並遷走無名戰士紀念碑,讓許昭榮相當不能接受,同年5月20日傍晚,他選擇在紀念公園自焚以死明志,留有遺書,直指國民黨與民進黨漠視台籍老兵。

    許昭榮之遺書。陳玠婷攝


    2025年5月17日,親友們與關心此事的民眾趕在520前特地獻上百合花悼念許昭榮。陳玠婷攝


    2008年11月,其親友紀念其生前志業,成立高雄市關懷台籍老兵文化協會,隔年戰爭與和平紀念公園主題館落成,協會承接高雄市文化局委託經營。

    戰爭與和平紀念公園暨主題館。陳玠婷攝


    陳玠婷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