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投票第21案意見發表會,正方代表童子賢。李政龍攝
核三重啟公投823投票,民眾黨主席黃國昌日前提深孔地質處置,用鑽井的技術將高階核廢料,直接注入地表下3到5公里深的結晶岩層,反核方提出台灣地層問題,童子賢今(8/15)出席第五場公投說明會受訪時表示「大家在核電上糾結的很多都是技術問題」,科學技術進步,其實都是可解決的,難道核廢料能不能處理,先進國家都沒有思考過嗎?他不會把核能當神仙,也呼籲不要把核能當作妖魔。
對於黃國昌拋出解決核放料方案,童子賢指出,今天不是辯論會,是說明會,只有兩段12分鐘,加總24分鐘,牽涉核電要不要使用,這可能有超過10個以上主題,請大家能參考教授葉宗洸辯論會提出的論述,相信這議題是會非常深入的議題,「你跟我都不是核工博士、材料專家,但我想很多決策、想法,不但要符合專業,也要符合常識。」
童子賢說,他提供大家常識性思考,全世界500座核能機組,目前運行的超過430座,全世界先進國家採用核能的,加總起來佔地球現代文明經濟產值95%以上,難道核廢料能不能處理這些問題,先進國家都沒有思考過嗎?也有人會反駁他說,台灣核廢料的條件不一樣,因土地狹小,他也要否認這點,台灣土地3萬6200平方公里,是小了一點,但另個國家在歐洲經濟發達,國民所得比台灣高快1.5倍,叫比利時,土地面積3萬平方公里,另個國家瑞士土地比台灣大一點,是4萬1000平方公里,比利時比台灣小15%土地面積、瑞士比台灣大14%土地面積,瑞士跟台灣一樣,有7到8成都是山。
童子賢指出,2024年他們能源使用,瑞士使用30.5%的核電、比利時使用37.7%核電「比利時不是地峽人稠?瑞士不是好山好水地狹人稠?為什麼他們都可以用核電,這是我用常識性去想,而我們必須糾結在很多事專家才需要去處理的技術問題上,好像演講比賽一樣,這些專家講一些奇奇怪怪的專家才講的話」,如果核電在過去幾十年經過現代文明反覆批判、探討、辯論,最後回歸到一個大的問題,李遠哲所說的,地球文明如果會受到氣候變遷、地球暖化、海水上升的威脅,這樣的問題可能是人類文明存續的大問題。
「大家在核電上糾結的很多都是技術問題」,童子賢認為,隨著過去幾十年,科學技術進步,其實都是可解決的,若時光倒流十年,iPhone剛推出3、4年,手機掉水裡3分鐘拿起來可能就不會動了、要送修,10年後丟到水裡,保證在1公尺、25度恆溫,24小時拿出來是保證沒事的,很多人故意放一個月拿起來也沒事,材料科學跟技術進步,早就帶領現在能夠使用技術是不一樣的。
童子賢指出,他也因為這樣相信,包含核廢料、核安,可使用技術非常不一樣,自己認識好幾位研究核能博士,大部分從清華體系畢後,去麻省理工學院取得的博士,他們論文都不是在討論發電跟核能材料,他們學如何用現代技術、科技、科學,讓核能安全增加一個0,就是10倍的意思,很多人研究怎麼樣增加2個零,他還是相信,若舊的技術是好像過去20年前Motorola的海豚機、Nokia摺疊機,現在用的技術可以iPhone15、16,「我不會把核能當神仙,也呼籲對方不要把核能當作妖魔」。
童子賢表示,核能跟焚化爐、現代科技冰箱洗衣機或電動車一樣,都是人類文明進展過程裡,幫助我們更美好的生活的一項工具,這工具若有危害、不好用,產生安全性疑慮當然就廢掉,但若好用,但卻把它當魔鬼一樣妖魔化,是不恰當的。
童子賢指出,不管手機、冰箱、洗衣機、焚化爐、垃圾處理廠,很多東西是我們喜愛、很多是不喜歡的,但想想,焚化爐、垃圾場、火力發電廠,雖然不喜歡,仍然是支撐現代生活所必須的一些設施跟設備,相信現代社會分工精密,有相當程度專家處理這些問題,不需經常糾結在打岩洞怎樣滴進去?「只要遇到一個反對你的專家,就有談不完的問題」。
童子賢說,相信12+12分鐘無法深入討論這議題,他只是回過頭來講,瑞士可以好山好水,風光優美、國民所得高,土地也不大,山也跟台灣一樣70%都是山,為什麼可以用30.5%核能,台灣卻要把核能講得像妖魔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