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13日專電)抱走美國網球公開賽女單冠軍的英國18歲網球小將拉杜卡努近日在英國急速圈粉,有人稱她是英國多元文化最佳代言人。不過,專家提醒,「成功移民」的正向敘事或許討喜,卻也得小心炒作過頭,甚至成為個人不可承受之重。
因外型神似而被台灣球迷封為「英國楊丞琳」的拉杜卡努(Emma Raducanu)是近44年來首位奪得大滿貫賽冠軍的英國女子網球選手,也是繼2004年17歲的俄羅斯「漂亮寶貝」莎拉波娃(Maria Sharapova)在溫布頓網球錦標賽封后以來,最年輕的大滿貫賽冠軍得主。
拉杜卡努出生於加拿大,父母分別來自羅馬尼亞、中國。她在兩歲時隨父母遷居倫敦。
多元族裔、文化背景讓拉杜卡努成為最新的英國「多元包容精神」代表,更何況她還是「文武雙全」的學霸。倫敦市長沙迪克汗(Sadiq Khan)昨天推文稱,拉杜卡努的事蹟是典型的「倫敦故事」;「在倫敦,我們擁抱並頌揚多元化」。
拉杜卡努顯然也對自己的多元出身十分有自覺,自稱受羅馬尼亞網球女將哈勒普(Simona Halep)及中國網球女將李娜影響甚深,兼顧父母雙方的族裔背景。
全英國上下近日對拉杜卡努一片道賀與讚賞,其中赫見知名反歐大將、民粹政治人物法拉吉(Nigel Farage)。
他很快遭「揭底」,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羅馬尼亞裔的犯罪率高到「令人眼眶泛淚」,還說若有一群羅馬尼亞男子當鄰居,任何住在倫敦的人應該都會感到不安。
此外,部分英國媒體以往不吝對尋求庇護的移民表達先入為主的敵意,如今卻幾乎一面倒讚揚拉杜卡努,也令人莞爾。
英國「衛報」報導,英格蘭體育局(Sport England)董事葛蘭特(Chris Grant)指出,拉杜卡努的勝利凸顯何謂真正的「英國性」(Britishness);在英國,像拉杜卡努這樣多元出身的人比比皆是,這點也值得英國人引以為傲。
不過,他也提到,外界應聚焦拉杜卡努個人本身,而非她象徵或不象徵的任何事物或概念。
葛蘭特指出,公眾從移民議題角度對拉杜卡努放大檢視與熱議顯然已無可避免,這是拉杜卡努就算百般不願意、也不得不接受的發展。
智庫「英國未來」(British Future)致力促進公眾討論移民與社會融合議題,其主任卡特瓦拉(Sunder Katwala)表示,拉杜卡努對自己的出身感到自在,這在她的同輩當中並不特別,但她的成功無法回答更大的問題:英國在社會融合、機會平等、共享認同等方面是否做得夠好。
英國公益組織「平等信託」(Equality Trust)致力對抗社會與經濟不平等,其執行長維波斯卡(Wanda Wyporska)指出,在英國,肯定移民與難民「價值」的論述往往建立在移民或難民成功翻身並進而報答、貢獻社會的基礎上,而不是單純從個人生命價值角度出發。
葛蘭特提醒:「我們必須留意自己要他人承擔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