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3 15:29
由於美國和中國的對立加劇,地緣政治緊張,在中國營運的外國企業也謹慎應對。亞馬遜(Amazon)宣布,將關閉在上海的人工智慧(AI)實驗室。
2025-07-23 12:14
今年進入下半廠,全球電子製造服務(EMS)產業正經歷一場劇烈的結構重組。DIGITIMES發布2025年上半年全球EMS/ODM前20大業者排名,結果顯示,在生成式AI浪潮推動下,產業勢力版圖已出現明顯移動,過去以PC、手機與蘋果供應鏈主導的成長模式,正由AI資料中心接棒,成為驅動營收與排名變化的主因。第三名席次的持續洗牌。在NVIDIA GB200機櫃提前大量出貨的推動下,緯創首次晉升第三,成為轉型成功的代表性企業。
2025-07-22 15:20
北韓在人工智慧(AI)技術上不願落後。當地AI研究機構負責人近日受訪表示,受到聯合國制裁措施影響,北韓難以取得發展AI技術的科技,但平壤正派出研究團隊和學生前往俄羅斯等國學習。
2025-07-22 13:21
科科科技 KKCompany Technologies 旗下雲端智慧品牌 Going Cloud 委託IDC產業趨勢報告,針對生成式商業智慧( GenBI)在金融服務產業的技術應用剖析,全球 AI 投資高速成長,金融服務產業成應用重鎮,而三大痛點:資料分散、結構複雜、安全需求讓GenBI 成為金融業關鍵解方案,金融業擁抱 GenBI 加速數據轉型,AI 投資預計於三年內突破1500億美元。
2025-07-22 12:12
輝達、台積電等業界龍頭上月紛紛喊出「實體AI將是下一波AI發展趨勢」,AI發展將從虛擬的生成式AI、代理式AI;進入「實體AI」,象徵智慧機器人的時代即將來臨。
2025-07-22 11:50
美國總統川普今年1月就職翌日,曾高調宣布啟動「星際之門」(Stargate)AI投資計畫,號稱將由日本軟體銀行、美國OpenAI和甲骨文等三大科技公司投注5千億美元。不過該計畫時隔半年後似乎仍阻礙重重,連興建一間資料儲存中心的合約都還沒簽署。
2025-07-22 11:48
政府近期推動「AI十大建設」,包含4個基礎建設、3個關鍵技術以及3個智慧應用,千億資金挹注百工百業AI化;其中3大關鍵技術即為矽光子、量子與智慧機器人,這3大產業可望成為新的護國神山。太報盤點3技術國家隊成員,相關概念股陸續曝光。
2025-07-22 06:30
美銀 7 月全球基金經理調查顯示,今年 4-7 月期間,科技產業配置出現自 2009 年 3 月以來的最大三個月增幅,目前超配科技股的基金經理淨比例目前達到 14% ,而上個月調查中 1% 淨比例為低配。瑞銀財富管理CIO表示,半導體設備成長前景出現分化,AI 半導體的營收以晶片和代工廠劃分分別增長 60-70% 和 25-30% ,設備廠僅增長 5-10% 。因此對半導體設備產業保持防禦性立場。
2025-07-17 18:15
「AI教父」黃仁勳創辦的輝達市值又創新紀錄,根據《香港01》今(17)日報導,輝達市值已經衝上4.17兆美元(約122.7兆新台幣),超過日本2024年的國內生產毛額(GDP)。
2025-07-15 11:45
愛立信發布最新一期趨勢報告,全球5G用戶數今年底將超過29億,2030年底80%的行動數據流量將透過5G傳輸。 行動網路流量成長,主要受新型態終端裝置和多模態生成式AI應用兩大因素驅動。且全球超過半數提供固定無線接入(FWA)服務的電信商都以5G提升「基於速度」的商業化收益。電信商持續部署5G獨立組網(Standalone, SA), 2030年5G SA用戶數將達37億。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