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3 07:00
乳癌是台灣女性發生率最高癌症,每年病例超過萬人,且約有近3千名女性因此喪命;50歲的張女士確診HER2陽性乳癌後轉移至腦部,造成她出現嚴重的頭暈與不適症狀,病情惡化下,她對治療效果絕望,甚至開始為臨終做準備,好在最後接受方位治療與抗體藥物複合體(ADC)藥物的輔助,病情獲得控制,且至今已超過3年未見復發。
2025-03-19 15:22
乳癌是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的第一名,每天約有8名女性因乳癌喪命。在所有乳癌分類中,HER2陽性乳癌的惡性度最高。自今年2月起,健保署開始給付新一代ADC藥物,用於轉移性HER2陽性乳癌的第二線治療。健保署長石崇良也透露,健保署規劃將乳癌、肺癌和大腸直腸癌的免疫療法納入給付。
2025-01-22 17:27
根據歷年癌症登記報告,乳癌已連續20年高居女性癌症發生率首位。36歲乳癌患者婉柔曾在右乳房摸到小硬塊,但因掛念小孩,長達半年未就醫,直到出現不明分泌物才安排手術。然而手術後不到一年,乳癌復發並轉移至肝臟,被醫生警告生命即將結束,索性婉柔參與了HER2雙標靶皮下注射新劑型的臨床試驗,成功扭轉病情。如今,這項治療已被納入健保給付,每年約有1700名患者受惠。
2025-01-03 17:56
44歲陳女士是一名兩寶媽,一年半前發現右側乳房有顆如栗子般的潰瘍傷口,自行以藥膏塗抹,且尋求草藥偏方自行抹藥,短短半年腫塊大到如變形的巨大釋迦,確診惡性乳癌還轉移到肺肝骨,幸好,經雙標靶藥物治療,目前病況穩定,持續治療追蹤。
2024-11-18 09:14
乳癌防治基金會17日公布乳癌治療財務衝擊調查報告,近7成5患者曾接受自費治療,其中近2成癌友自費金額破新台幣百萬元,病友盼望政府在有限健保資源之下對新藥採取部分負擔。
2024-10-29 16:45
女性年輕癌症患者經化療、放療可能增加不孕風險,但單純凍卵不在政府補助範圍內,隨生育保存意識抬頭,國健署正研擬醫療性凍卵補助,將優先規劃補助乳癌患者,最快年底預告、明年元旦上路。
2024-10-25 18:12
台中一名55歲女性在10年前罹乳癌,手術治療後狀況穩定,豈料,前年底開始出現左腳無力症狀,去年因跌倒就醫,一檢查竟發現是乳癌末期骨轉移。10年內兩度罹癌,讓患者相當沮喪,但在醫師鼓勵下,勇敢抗癌,接受化療合併標靶、手術治療,目前病況穩定追蹤中。
2024-09-23 14:14
「外泌體」(exosome)是細胞分泌的微小囊泡,會攜帶來源細胞中特定的蛋白質、核酸及代謝物,過去曾被視為細胞「垃圾」,但近年成為生醫研究的當紅炸子雞,國家衛生院今天(9/23)發表最新研究成果,發現外泌體特性具有偵測癌轉移或作為藥物標的潛力,可望對於未來癌症治療有所助益。
2024-07-03 16:44
乳癌名列女性十大癌症第一名,不過只要發現得早,存活率也相對越高;一名林小姐2年前在乳房處摸到硬塊,經檢查已經是乳癌第三期,其主治的醫師是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陳守棟,在她的手術傷口處發現紅疹,判斷是腫瘤復發,進行大範圍切除及皮膚重建後,皮膚出現小面積壞死,使用細胞周期抑制劑控制,至今未再復發。
2024-03-10 20:35
乳癌一般被認為是女性較容易罹患,但是一旦家族中有罹患乳癌者,無論男女都得格外留意。外科醫師陳榮堅於臉書發文表示,有一個族群的乳癌患者帶有 BRCA1或是BRCA2 的基因,若有這種基因的病人的後代,會比一般人罹患胃癌的機率還要高。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