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署。游騰傑攝
為落實分級醫療制度,健保署日前公告修正《醫療服務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鎖定支援院前診所的醫師,當每月的診所申報量超過10萬點後,健保點數將打折給付,新制預計7月上路。健保署估計,新制上路後,每年可節省健保支出約1.6億元。
健保署指出,部分醫院為避免門診量成長導致總額點值被稀釋,轉以「院前門診」形式,安排院內醫師至診所看診。根據健保署統計,目前基層診所醫師約有1萬8000人,其中約600人醫師將受新制影響,影響比率約3%。
健保署醫務管理組組長劉林義表示,早在113年便與醫師公會全聯會共同研議新制,主要是希望可以落實分級醫療,強調「該下轉就要下轉,不應再以院前診所模式規避制度」。
不過,劉林義也強調,偏鄉、離島及醫療資源不足地區,因實際需求須由醫院醫師支援者,將不適用新規定;其他具特殊情況者,經分區共管會議核可後亦可排除。他預估,實施後可節省約1.6億元健保費用,占整體西醫基層總額不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