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4 17:15
總統賴清德日前宣布啟動「健康台灣深耕計畫」,未來5年將投入高達489億元,期盼全面改善醫療執業環境,並提供民眾更精準、便捷且個人化的健康照護服務。衛福部今(14)日召開說明會,超過千人來聆聽,根據本報搶先掌握簡報內容,今年醫學中心最高可申請到1億元的補助,就連各醫事人員公會也有每單位最高300萬元的經費可以申請。不過,這些補助經費仍需立法院審查通過後,才能實際撥款。
2025-05-08 11:15
健保署今年全面推動「醫院個別總額」制度,台北區在第二季上路,當時便引發多家醫院擔憂,給付恐遭「斷頭」處分。如今本報獨家掌握,花蓮地區已有醫院在去年第一季慘遭斷頭,健保署東區業務組長黃兆杰今(8)日向《太報》證實,該院在去年第一季的申報部分金額落入第四階段,亦即不予給付。
2025-05-05 12:07
5月5日為世界手部衛生日。生活中細菌無所不在,常見如半熟蛋及生食,含有沙門氏菌、大腸桿菌等,透過接觸傳染,對於嬰幼兒、長者或免疫力低下民眾,嚴重可能致命。專家指出,光是台大醫院,已經有三成的病毒對抗生素已經沒效了,呼籲民眾、醫師都要透過手部衛生,減少使用抗生素,避免產生抗藥性。
2025-04-28 15:48
總統賴清德昨提出健保制度改革的方向,認為健保給付方式應從「論件計酬」、「論量計酬」,調整到「論價值計酬」。對此,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今(28)日指出,改變健保計酬模式必須克服多項挑戰,包含需要改變民眾自由就醫的模式,落實分級醫療,民眾生病需要先去找家庭醫師才能轉診到醫院。
2025-04-26 20:21
頂級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今天(4/26)刊出一篇由李景行(Jing-Xing Li)、許漱白(Shu-Bai Hsu)撰寫的文章,提到台灣健保體系即將崩壞;還提到年初發生急診壅塞問題,當時有一名政府官員在社群平台嘲諷一位疲憊不堪的急診醫師;文章還指控,2022年Omicron高峰時期新冠住院患者死亡率高達58.2%,引發醫界議論。
2025-04-25 18:00
為落實分級醫療制度,健保署日前公告修正《醫療服務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鎖定支援院前診所的醫師,當每月的診所申報量超過10萬點後,健保點數將打折給付,新制預計7月上路。健保署估計,新制上路後,每年可節省健保支出約1.6億元。
2025-04-21 16:12
台北地區自本(4)月起實施健保新制「個別醫院總額」後,傳出有醫學中心擔心醫療給付遭到「斷頭」,因此以兒科為調整對象,限制門診人數。由於兒科看診時間長、健保給付較低,部分醫院考慮縮減兒科門診名額,將資源轉向成人科別。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表示,此舉雖有助分級醫療推動,但應同步保障兒科急重症項目。
2025-04-19 07:00
健保署今年推動「醫院個別總額」新制,規定醫學中心的門診量佔比不得超過55%。對此,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擔憂,恐將造成醫療人球。不過,第一線醫師直言,醫院其實擔心賠錢的程度遠不及擔心被告,因為每個醫護人員都怕被告。
2025-04-17 16:14
健保署今年4月全面施行「個別醫院總額」制度,引發各界對於可能出現「醫療人球」現象的憂慮。新光醫院副院長、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今(17)日表示,參考外國經驗可以發現,當醫院年度醫療額度用罄,非緊急醫療處置與手術常會延後至下一季甚至隔年進行,民眾要做好心理準備。
2025-04-14 13:14
台北區健保個別醫院總額新制自4月上路,規定醫學中心門診占比不得高於55%。為因應新制,台大醫院啟動觀察機制,並傳出考慮自第三季起調漲掛號費及縮減門診量,每位醫師每日僅看診80人。不過,衛福部長邱泰源今(14)日強調,台大醫院從來沒有講過要漲掛號費。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