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湯美玲換上客家戲曲服飾,到宜蘭瑪麗亞老人長期照顧中心舉辦客家文化體驗活動,她正陪伴老人們一起做油桐花手工藝。萬海慈善基金會提供
談起人生屢屢前行的道路上,俄國思想家托爾斯泰(Leo Tolstoy)所說「人生不是享樂,而是一份沉重的工作」或許能夠描繪出一二。眼看世代科技產業在近年劇烈變動,人們,尤其是年輕人,擁有比過去更多探索未來的空間,但事實上,因生存所需成本愈來愈高,反而限縮了他們的選擇權,縱使眼前有發展機會,敢不敢主動伸手拿取?已成年輕世代的共同煩惱,甚至痛苦。
今年就讀國立台灣戲曲學院客家系的湯美玲,自大學以來就加入台灣73萬學貸族行列,雖然壓力不小,但樂觀積極的她,對困境有一番自己的打算與見解;同樣,王恩昕、邱子軒也是學貸族,但他們因接受學貸獎助學金,間接幫助「過去的自己」,收穫叫人感動。
加入學貸一族 她用樂觀方式詮釋壓力
根據教育部統計,台灣目前約有73萬名背負學貸的年輕人,其中有30萬人仍是學生,另外43萬人已從學校畢業,開始償還。雖然,當初政府設立學貸機制,是為了減輕學生家庭負擔,平衡就學機會,近年來也祭出降低學貸利息、緩繳、延長繳清年限等多項寬鬆措施,但是否讓學貸族減壓,則見仁見智。
來自宜蘭偏遠鄉鎮的湯美玲,開頭就介紹自己是個不折不扣的客家妹子,然後順口用流利的客語傳達問候,態度大方自信,令人眼睛為之一亮。
她分享,她自小就對客家文化有獨特情感,即便大環境對客家人還不夠友善,她仍想積極推廣客家精神。她說,從成長環境當中,她很明白如何解讀社會對「客家人小氣吝嗇」刻板印象,譬如客家人一點都不小氣,他們清楚知道自己的目標,該做就做、該花錢就花,擁有分辨「想要」還是「需要」的能力,而她也為此深受啟發,自大學以來就懂得為自己的學業、學貸、生活費打算。
湯美玲目前是台灣戲曲學院客家系大三學生,家裡給的生活費僅能支付餐費,其他如交通費、娛樂費、學費等費用就必須自己想辦法,但她並沒有任何埋怨,反而覺得這是磨練自己的好機會。
湯美玲完成青力計畫的志工服務後,主動表示想到宜蘭瑪麗亞老人長期照顧中心舉辦「客家文化體驗活動」,一方面陪伴老人,一方面推廣她喜愛的客家文化。萬海慈善基金會提供
為了賺到生活費,她把自己生活安排得很充實,譬如到客家廣播電台當主持人,努力讀書確保成績維持校內前三名,好獲取學校獎學金資格;同時,她也積極參加比賽、申請民間組織補助計畫,譬如天河基金會的「青力親為‧千萬祝福獎助學金計畫」,都是她主動上網搜尋找到的。
湯美玲說,網路上有各式各樣的獎助學金計畫,但天河的青力計畫很特別。她細細解釋,雖然餐飲業打工也能賺生活費,但她更想把時間價值發揮更大作用,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譬如當志工,「青力計畫目標幫助有學貸的青年,它不是通過申請就能拿到補助,而是申請過後,必須到民間服務單位當志工,拿到認證後才能收到獎助學金,我覺得這真的很適合我,一舉數得!」
湯美玲解釋,自從高中跟著朋友當志工後就做出興趣,當時就會到小學當客家話助教,領悟到有時默默地做,能幫助需要的人也能給人美好回憶,重點是,她愈做愈有目標動力,就像她在2022年申請青力計畫,到萬海慈善基金會當志工,負責行政文書工作,這段期間,她藉此了解公益事務know how,當服務期滿後,她沒有拿獎助學金就走,還主動提出想到宜蘭的瑪麗亞老人長期養護中心辦一場客家文化體驗公益活動,陪陪中心失能長輩們,雖然活動因疫情等因素影響,自去年(2022)延遲直到今年(2023)4月終於成功進行。
她說,自己生長環境向來是小孩少、老人多,有照顧中風阿公的經驗,很知道怎麼跟長輩互動,於是她為養護中心設計的活動中,帶入她熟悉的客家美食粢粑、童謠唱跳、油桐花、戲曲表演《天公落水》、生活字卡等等,意外獲得熱情回應,「活動前,我有先了解養護中心的老人們的狀況,有些失能、有些失智,每個狀況不同,原本預期他們可能無法回應我太多,但現場每個人都很投入,還有一個老人行動不便坐輪椅,很認真用手、用說的參與,讓我很感動。」
湯美玲說,當志工助人能讓時間發揮價值。圖為她在舊鞋救命國際基督關懷協會整理物資。萬海慈善基金會提供
她笑著表示,現在她仍積極參與萬海慈善相關的公益活動,像是舊鞋救命計畫以及海洋淨灘,雖然每次約同學一起當志工都被拒絕,但自己也能自得其樂,「我覺得這是大家共存的環境呀,年輕人真的得多學習,如果遇到艱難也沒關係,不要侷限自己、放棄自己,想辦法解決吧。」
從受助者變助人者 他們滿懷感恩
另2名學貸族邱子軒與王恩昕表示,他們都是從小受人幫助長大的,為了學貸獎助金申請青力計畫,在擔任志工期間,領略從受助者轉變成助人者的感動。
參加青力計畫的志工們,與雙躍關懷成長協會到台東海端鄉替部落孩子們課輔。萬海慈善基金會
邱子軒分享,他來自單親家庭,因故家裡經濟較困難,因此從小便接受以恩關懷協會協助,而現在他念大學需要申請學貸,透過青力計畫發現以恩協會需要暑期課輔志工,便自告奮勇「去回報」,結果一去就走不開了,他說,「這裡是過去陪我長大的地方,未來我打算繼續到協會擔任志工。」
王恩昕則說,現在他有知識能力了,在翰林文教基金會當線上家教期間,就像把曾經收到的愛傳出去,他說,這次志工經驗讓他再次體悟「有足夠資源,弱勢孩童也可以和一般孩子一樣好,」實在很有意義。
對未來徬徨茫然?或許就缺那一臂之力
天河基金會自2019年起推出「青力親為‧千萬祝福學習獎勵計畫」,到今年已是第5屆,累積幫助超過國內1196名30歲以下的學生與社會青年減輕學貸壓力。
海洋淨灘活動很受青力計畫的志工們歡迎,藉此維護海洋保育。萬海慈善基金會
天河基金會說明,當初設計用志工服務換取獎助學金的方法,其實是看到年輕人的困境,有徬徨茫然、有疲憊憤怒,似乎沒有一個明確的指引方向,不過,令基金會感動的是,即便境遇如此,他們仍看到年輕人展現參與社會的行動,包括議題倡議、掃除歧視、幫助弱勢與尊重多元聲音等等,因此,為了鼓勵他們繼續保持這股熱情,決定讓青力計畫助他們一把,用一筆獎助學金,達成減輕學貸壓力及當志工回饋社會2個目標。
青力計畫2019年到2022年設定每人獎助學金為1萬元,今年為因應生活成本愈發沉重,特地提高補助為1萬6千元,若申請者順利完成志工服務,獎助學金將直接匯入學貸帳戶。
基金會表示,自計畫辦理至今,有些申請者對海洋淨灘有興趣,也有關懷非洲弱勢婦女的「愛女孩國際關懷協會」、自閉症兒童基金會、服務無家者的「人生百味」、以募舊鞋幫助國際弱勢的「舊鞋救命」,以及服務精神障礙者、高風險家庭,甚至是弱勢動物協會等等。
基金會說,青力計畫就像是個善意的觸發器(trigger),很期待隨著計畫推動,讓年輕人帶起社會的良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