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總理艾班尼斯(左)、時任美國總統拜登與時任英國首相蘇納克於2023年3月13日在加州聖地牙哥美軍基地舉行AUKUS三方會談。路透社資料照
據外媒近日報導,面對中國海軍威脅,澳洲的國內潛艦卻陸續退役,澳洲越來越多人擔心,美國是否能按照「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關係」(AUKUS)的協議,如期交付澳洲核動力潛艦。AUKUS的潛艦計畫估計耗資達2340億美元(約7兆6千億元台幣),是澳洲史上最大規模國防採購案,分析指出,隨著川普政府上台,不確定性增加,且澳洲下個月將舉行聯邦大選,澳洲內部開始討論,是否能完全依靠美國保障其安全,或是應開始尋找備案。
中國進逼,澳洲能力不足據《日經新聞》報導,今年2至3月間,中國一支海軍艦隊繞行澳洲,並進行實彈演習,一度擾亂澳洲與紐西蘭之間的航線,該起事件凸顯中國投射軍力的能力,以及澳洲的應對不足。
事件發生當下,澳洲皇家海軍大多數的柴電潛艦,以及兩艘加油艦均處於維修或無法運作的狀態,無法有效應對中國的行動。澳洲戰略分析所(Strategic Analysis Australia)所長海利爾(Marcus Hellyer)指出,中國透過展示武力,傳達明確的訊息:「川普(Donald Trump)再次擔任美國總統,你們還能依靠美國提供安全保障嗎?」
川普政府成不確定性因素2021年由美國時任總統拜登(Joe Biden)與英國、澳洲共同啟動「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關係」(AUKUS),希望讓澳洲獲得核動力潛艦,以強化對中國的遏制力。但地緣政治情勢發生變化,自川普於2025年1月重返總統大位後,美國採取一系列政策,包括:對進口商品課徵關稅、批評盟友在防衛費上「搭便車」、無視過去的國際協定與承諾,種種政策讓澳洲開始不確定,是否能夠繼續依賴AUKUS保障其長期安全。
AUKUS的潛艦計畫估計耗資達2340億美元(約7兆6千億元台幣),是澳洲史上最大規模國防採購案,今年澳洲需要向美國支付20億美元(約650億元台幣),以支持美國生產潛艦,與此同時,今年3月澳洲財政部長查默斯(Jim Chalmers)證實,澳洲預算出現赤字,緊接著5月澳洲將舉行聯邦大選,國家支出的優先事項引起政壇辯論。
國內意見分歧澳洲的執政黨「工黨」與主要在野黨「自由黨/國家黨聯盟」均支持潛艦採購計畫,但綠黨與部分無黨籍參選人呼籲,應謹慎思考。綠黨領袖班特(Adam Bandt)上週在澳洲全國記者俱樂部批評:「這些潛艦不會如期交付,因為他們建造的速度不夠快,而且這項計畫,讓澳洲加入美國危險的行列」、「這無法保衛我們的國家。」
前澳洲政府軍事戰略顧問、著有「如何保衛澳洲」一書的懷特(Hugh White)認為,澳洲應專注於滿足自身安全需求,而非依賴美國,「AUKUS的基本戰略邏輯在於,我們盡力支持美國在東亞的領導強權地位」、「但川普對此不買單。」
澳洲恐無潛艦可用澳洲前總理滕博爾(Malcolm Turnbull)於2016年任總理時期,曾與法國武器製造商達成協議,建造12艘柴電潛艦,但後來該協議被AUKUS取代。滕博爾於今年4月初警告,隨著澳洲海軍的傳統動力柯林斯級潛艦即將退役,澳洲可能會沒有任何潛艦可用,「我們真的需要備案。」
美國的兩家海軍潛艦製造商——通用動力電船公司及亨廷頓英格爾斯工業公司——均面臨生產延宕、供應鏈瓶頸,與勞動力短缺等問題。若要達到美軍66艘核能攻擊型潛艦的目標數量,並依計畫提供澳洲潛艦,產量需從目前的每年建造1.3艘維吉尼亞級核動力攻擊潛艦,提升為每年2.3艘。
馬斯克能扭轉局勢?川普於上週發布一項行政命令,指示其親密盟友馬斯克(Elon Musk)領導的政府效率部(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Efficiency, DOGE)提升軍艦的建造效率。
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與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均表示,美國仍會繼續支持AUKUS,不過美國國防部次長柯伯吉(Elbridge Colby)今年3月在任命聽證會上示警,指出美方可能無法如期交付澳洲潛艦。
柯伯吉說明:「如果我們能在充足時間內,生產足夠的攻擊潛艦,那就沒問題,但如果我們做不到,這就會變成非常棘手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