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德準總理梅爾茨:川普政府顯然不關心歐洲 歐必須擺脫對美依賴

    2025-02-24 09:48 / 作者 林宜萱
    2025年2月22日,德國慕尼黑,基民盟黨魁梅爾茨在大選前夕最後一波造勢。路透社
    德國23日大選結果底定,由基民盟以得票率29%勝出,黨魁梅爾茨(Friedrich Merz)將出任下一任總理。作為歐盟和北約最大國,德國對美國的態度也備受矚目,尤其是在美國上週與俄羅斯談判時直接排除歐洲之後。梅爾茨23日勝選後表示,強化歐洲、逐步擺脫對美國的國防依賴,絕對是他的優先事項。

    梅爾茨在勝選後告訴德國公廣公司(ARD),「我從沒想過我會在電視上這樣說,但在川普上週發表那番言論後,很明顯,這個政府不怎麼關心歐洲的命運」。

    梅爾茨表示,他甚至不確定北約組織(NATO)到了6月時會否還維持目前的形式,「對我來說,盡快強化歐洲絕對是優先要務,以便我們能逐步擺脫在國防上對美國的依賴」。

    而對於美國政府和俄羅斯談判,卻把烏克蘭排除在外,梅爾茨說,他還沒完全放棄希望,仍期盼烏克蘭可以參與討論,「或者美國國會能出手干預,代表烏克蘭抵制川普任何剔除他們的企圖」。

    川普政府上週二(2/18)與俄羅斯進行談判,烏克蘭和歐洲都未能參與。川普的烏克蘭事務特使凱洛格(Keith Kellogg)15日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告訴「歐洲的朋友們」,歐洲可以參與俄烏和談的討論,「但不是透過抱怨能不能上談判桌,而是透過具體的提案,好好提高國防支出」。

    美國防長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12日也在北約會議上稱,嚴峻的戰略現實讓美國很難將歐洲安全作為主要焦點,美國正將重點轉移到邊境安全和嚇阻中國,呼籲歐洲盟友自己將國防預算提高到國內生產總額(GDP)的5%。

    梅爾茨被認為是「跨大西洋」派,然而美國在川普主政下,是走孤立主義路線,跨大西洋關係變得比過去更不穩定,再強調「跨大西洋」也只不過是熱臉貼冷屁股,弄個不好還會像加拿大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一樣被川普貶為「加拿大州長」。

    《衛報》一篇分析指出,梅爾茨原本有信心自己能和川普打交道,但在川普上週對歐洲的言論後,梅爾茨也只能從樂觀的跨大西洋主義者變成憂鬱的現實主義者。梅爾茨說,在俄烏議題上,川普明顯是在應和普丁的言論;他稱川普是「專制體制的崇拜者」,但情緒無法改變什麼,「如果歐洲對民主有不同的看法,那我們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盡快採取行動」,而對於德美關係,梅爾茨毫不猶豫地說,那是「劃時代的決裂」。

    梅爾茨21日就曾告訴德國電視二台(ZDF),德國要認清川普可能不會遵守北約共同防禦承諾的可能性,這代表德國可能需要減少對美國核保護傘的依賴,轉而爭取英國、法國這兩個歐洲核武國家的核保護傘。

    梅爾茨的基民盟這次可能也需要和綠黨結盟,綠黨的共同黨魁、代理經濟部長哈柏克(Robert abeck)23日也對美國表達了和梅爾茨一樣的看法:「我們現在來到歷史上一個特別的狀況:美國不只是放生歐洲,而且是和歐洲作對。」
    林宜萱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