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一文看懂】明年總預算未再編列台電千億撥補 下半年電價要漲嗎?

    2025-08-23 07:50 / 作者 吳馥馨
    台電公司。李政龍攝
    行政院會日前通過115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經濟部已不再編列千億撥補預算給台電公司,對照台電財務狀況,外界擔心下半年電價再吹漲風。不過,行政院已在韌性特別條例、災後重建特別條例中合計編列給台電300餘億元,對照台電今年營運實績、外在不確定因素仍大,下半年電價是否必然上漲,恐怕還有討論空間。

    經濟部將在9月下旬召開第2次電價費率審議會,屆時在立委罷免及核電公投紛擾暫告一段落後,就可依主、客觀因素決定新電價走勢。

    目前看來,有助電價做出凍漲的決策因素包括,台電今年經營實績已改善、外在不確定仍在、電價不超過韓國。

    台電已開始賺錢 今年虧損可望收斂

    第一,台電目前稅前虧損已收斂,從前4月虧損315億元,前5月虧損降至285億元,6月又進一步縮小至155億元。這當中對應的各月的獲利表現即是台電5月已小賺40億元、6月又賺130億元。

    目前處在夏月電價期間,有利台電營收,且高壓用戶夏月電價期間已延續到10月上半月;加上中油繼6月調降發電用天然氣價10%後,8月又再降7.87%;據此推估台電7月、8月、9月,甚至10月都能維持獲利局面。

    關稅不確定性未明朗 漲電價時機尷尬

    第二,今年3月底,經濟部召開今年第1次電價費率審議會時,就以考量國際關稅變化、地緣政治風險升溫,可能引發國際經濟及物價波動隱憂,因此,決定4月起電價維持凍漲。

    如今這些外在變數皆未底定,不論是持續爭取更低的對等關稅,以及232條款稅率皆未底定;不確定因素都還在,此時不是放手讓電價上漲的好時機。

    第三,台灣電價的底線就是絕對不能超過韓國。若換算成新台幣,韓國工業電價每度約4.96元,台電也已4.27元,價差約16%;住宅電價韓國每度約3.96元,台電2.77元,價差43%。

    名目上雖仍有一段差距,但若計入兩國人均收入及物價差距,加上韓國在與美國對等關稅談判中,已獲得低於台灣5個百分點的稅率,台韓比較後,台電能繼續漲價的空間有限。

    千億撥補落空 但有數百億先救急

    不過,擺在眼前的困境還是台電需要錢;台電董事長曾文生曾感嘆,「都說台電是英雄,但人是英雄錢是膽,台電需要錢!」帳上仍有近4,400億的虧損,每年光是支付利息費用就要燒掉300億元是不爭的事實;丹娜絲颱風吹毀10億元輸電設備搶修也要錢,這些都是電價蠢蠢欲動的壓力。

    立法院在野黨挾人數優勢,已3度刪除政府撥給台電的千億補貼預算。「編了也過不了」,因而行政院已未在115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中編列台電撥補預算。

    不過,行政院已在《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中,編列200億元用以強化電力韌性;另外在「丹娜絲颱風及728豪雨災後復原重建特別條例」也編列給電力系統110億元,扣除能源署8億元的的儲能系統建置,約有102億元可撥給台電;若能順利在下周立法院三讀,台電沒得到千億元,至少先有302億元的救命錢了。

    可編列追加預算 千億撥補有希望

    至於千億撥補還能否有轉圜餘地?或許,待一切能源紛擾結束後,朝野能凝聚撥補台電的共識;待115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三讀後,行政院仍可以編列追加預算的方式撥補給台電公司。

    若一切都行不通,最後才是漲電價一途;但,漲電價一定有許多副作用,大家都承受的住嗎?
    吳馥馨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