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非洲豬瘟防疫干擾供應鏈 學者:豬價波動恐為通膨投下新變數

    2025-11-01 07:40 / 作者 徐筱嵐
    自台中非洲豬瘟疫情爆發已經停賣10天,豬肉攤商李先生在鏡頭前苦笑比YA手勢,把攤位再清洗一次。李政龍攝
    今年5月以來,國內通膨壓力逐漸緩解,未料突如其來的非洲豬瘟卻為物價投下新變數。政府祭出全國禁宰、禁運15天的措施,全力防堵疫情擴散,但豬肉供應緊縮,從肉品加工廠到知名餐館因「無豬可用」而暫停營業,外界憂心供應吃緊恐推升食品價格。學者認為,豬肉供應減少將產生「替代效應」,推升其他肉品或海鮮價格,雖對CPI影響有限,但關鍵在於能否順利防堵疫情,避免衝擊中南部豬農與下游餐飲業,造成另一波產業「無薪假」

    「只是想到店家吃個魯肉飯,卻看到貼上休息公告。」最近不少民眾驚訝發現,熟悉的小吃攤或老字號陸續暫停營業。由於全國實施豬隻禁宰、禁運15天,市面暫時無法供應溫體豬,對餐飲業者造成不小衝擊。就連加工業者也十分頭痛,只要發現疑似案例場的豬隻經屠宰後流入下游肉品工廠,衛生局就會立即稽查並要求停止販售。

    豬腳店家的庫存只到11/1,接下來無肉可賣,老闆無奈地表示,來客數也明顯減半。李政龍攝


    吃碗魯肉飯成奢侈 餐飲業掀「缺肉潮」

    回顧這場非洲豬瘟風暴,農業部10月22日召開臨時記者會,由部長陳駿季宣布,接獲台中市通報疑似非洲豬瘟案例。該案例場位於台中梧棲區,豬隻檢體經檢驗後確認病毒核酸呈陽性反應。後續已針對案例場預防性撲殺195頭豬隻並掩埋處理,全面進行環境清潔與消毒。

    與此同時,各地拉警報,農業部盤點全台5,441處養豬場並進行第二輪疫調,由於非洲豬瘟潛伏期長達15天,全國禁宰、禁運活體豬的時間自10月22日起至11月6日中午12時止。不過,許多小吃攤、餐館多使用溫體豬,隨著禁宰、禁運期拉長,在無肉可用的情況下,只能陸續宣布公休或停賣部分品項,也有業者選擇以冷凍肉品暫時撐場

    豬價高漲疊通膨壓力 CPI短期波動可控

    國產豬肉自給率超過九成,這場非洲豬瘟風暴不只衝擊養豬業、肉品加工業與下游餐飲業,也牽動民眾的生活習慣與荷包。主計總處統計,今年1至4月通膨皆維持在2%以上,5月後因國際油價平穩與匯率因素影響,進口物價降低,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呈現逐季收斂。

    9月CPI年增率為1.25%,創下四年半來新低,主計總處原先預估,民生電價自10月1日調漲,理論上會推升物價,但受惠於天候穩定,10月CPI漲幅應與9月相近。然而,突如其來的非洲豬瘟為通膨投下震撼彈,9月豬肉CPI年增幅達8.74%,創下19個月新高,豬肉均價每公斤已達102元,需求強、供給弱的情況下,是否推升豬價、進而牽動整體物價走勢,備受市場關注

    近一年全台豬肉的平均價格及豬肉CPI年增率的情況。太報製表


    央行總裁楊金龍日前在立法院財委會受詢時表示,豬瘟爆發後雖可能導致供給減少,但因民眾對豬肉需求下降,短期內不至於造成明顯漲價,「只要需求沒有增加,價格自然漲不上去。」他強調,目前研判對通膨影響有限,央行將持續關注物價變化。

    豬肉「替代效應」擴散 外食費蠢蠢欲動

    近一年來受到颱風影響,豬肉價格持續上揚。李政龍攝


    主計總處將於下週公布10月CPI數據,市場觀察防疫事件是否造成短期波動。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受訪時指出,豬肉價格從去年迄今持續飆高,主要是去年和今年颱風重創中南部養豬業,導致豬舍毀損、豬隻出現傷亡,使得價格居高不下,10月下旬又爆發非洲豬瘟,確實會讓豬肉供給受到極大的影響。

    吳大任認為,非洲豬瘟對物價的影響,不見得完全反映在豬肉,有可能透過「替代效應」推升雞肉、牛肉或海鮮的需求,進而拉高價格;反觀豬肉因禁宰無法販售,加上民眾疑慮未解,價格恐不升反降,對10月CPI帶來的影響有限

    有人擔心外食費居高不下,食材成本也是其中的要素之一,是否會推升另一波漲勢?吳大任指出,影響外食費的原因很多,食材成本只是其中一項,最低工資連年調漲,加上近來電價、人力成本及店面租金上升也包含在內,不能排除會連動到外食費,還需觀察後續演變

    疫情長拖恐掀無薪假潮 禁令解除後才是關鍵

    非洲豬瘟配圖,市場水餃店只有冷凍水餃,老闆說賣完就沒水餃。廖瑞祥攝


    吳大任直言,這波非洲豬瘟風暴,如果能順利在11月初結束,對物價的影響有限,但真正要關注的是,萬一後續發現新案例,導致管制時間再拉長,將重擊養豬業、肉品加工業和下游餐飲業,現在已經有許多業者暫時營業,一旦時間被迫拉長,恐怕掀起另一波無薪假

    他認同,目前政府採取的防疫與管制措施是「不得不的處理方式」,畢竟非洲豬瘟有15天的潛伏期,延長禁宰禁運實屬必要之舉,同時,也提供11億經費對豬產業鏈提供補貼,待禁宰禁運解除,最要緊的是穩定民眾對豬肉的信心、恢復消費能力。
    徐筱嵐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