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計總處統計,前5個月的實質經常性薪資年增0.96%,為近五年最大增幅。資料照
主計總處今(7/10)日公布5月實質經常性薪資平均4萬7796元、年增2.88%,剔除物價因素後,前5個月的實質經常性薪資年增0.96%,為近五年最大增幅,又前5個月的實質總薪資平均年增1.65%,也創下四年來最高。官員表示,當名目薪資成長高於物價漲幅時,實質薪資會出現成長。
主計總處公布薪資統計,5月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數為4萬7796元、年增2.88%;因今年5月適逢端午節,許多廠商發放獎金,推升獎金及加班費等非經常性薪資達1萬4106元,合計後總薪資平均數為6萬1902元、年增7.20%。
今年前5個月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數為4萬7568元、年增3.02%,創下25年來同期最大增幅,而實質經常性薪資中位數年增0.82%。國勢普查處副處長譚文玲表示,物價上漲會影響薪資成長,由於今年的物價漲勢趨緩,有助於實質薪資成長,當名目薪資成長高於物價上漲時,實質薪資會隨之成長。
觀察製造業的動向,主要有製造業受僱人數與加班工時等兩大指標。5月製造業加班工時達7.9小時,年增1.3小時,創下8年半以來的最高紀錄、連續12個月年增;電子零組件製造業更達27.8小時,創下近46年的次高水準,也是近45年來同期第4高。
譚文玲認為,國內勞動市場在5月呈現穩健增長,受到出口需求和AI熱潮持續熱絡,不僅是製造業,尤其是電子零組件製造業,在加班工時和僱用人數上都有顯著增長,而服務業則因季節性因素,如畢業季、暑假旺季帶動人力需求上升,關稅不確定性目前尚未造成明顯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