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消費者信心指數(CCI)總指數64.69點,其中「未來半年投資股票時機」大升至51.68點,創今年1月以來新高。廖瑞祥攝
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今(9/30)日公布9月消費者信心指數(CCI)總指數64.69點,由跌轉升,其中「未來半年投資股票時機」大升至51.68點,創今年1月以來新高,反觀與房市相關的指數全面下跌。央大經濟系教授吳大任分析,AI熱潮呈現「現在進行式」,相關產品出口續創新高,推升股市走揚,然而,接下來有半導體232條款,以及美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提出「美台晶片產能五五分」,後續恐將導致產業外移、出口銳減,排擠民間投資,甚至擴大失業和消費等問題。
央大台經中心調查,9月CCI總指數來到64.69點、月升1.38點,由黑翻紅,但6項指標中,僅「未來半年投資股票時機」上揚,調查為51.68點、上升20.48點,反觀其他5項指標持續下滑;值得注意的是,與房地產相關的兩大指標,「未來半年購買耐久性財貨」、「購買房地產時機」雙雙創下5年4個月低點,前者降幅度最多,已經逼近90點邊緣、月降3.83點,而後者降至88.94點,同樣月減3.79點。
吳大任指出,
由於AI相關產品出口持續創新高,不僅美科技股表現佳,加上台灣是AI供應鏈的重要部分,台股在台積電帶動下,表現依舊亮眼,不過,美國232條款尚未出爐,但總統川普宣布對藥品關稅開徵100%關稅,評估台灣有可能被課徵25%到50%的可能性極高。
不過,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日前釋出,唯有美國本土晶片產能充足,才有能力真正保護台灣,目標將美國晶片自製率從2%提升至40%,在不過度依賴台灣半導體之下,必須推動「美台晶片產能五五分」方案。
吳大任直言,
美國先前是以關稅來要求半導體產業移至美國,在盧特尼克拋出「美台晶片產能五五分」之後,「擺明就是要廠商過去」,台灣現在面臨兩難,一旦答應就是啟動惡性循環,產業大舉外移、排擠民間投資,隨著投資赴美,高薪機會不再,薪資所得偏低問題是雪上加霜,連帶衝擊內需產業,勢必影響未來5到10年的經濟發展。
無奈的是,
如果不答應美國政府的要求,恐怕得吞下更多苦果,「不知道美國後續還會祭出哪些手段」,更慘的是,美國政府赤字問題嚴峻,台灣廠商要幫美國重建半導體產業,恐怕最後得全數吞下。去年川普勝選後,政府就應該爭取擴大非美市場,反觀今年上半年我國對美出口超過3成,已經超越中國,並沒有分散風險,長期被予取予求,暴露極大的風險。
此外,其他指標呈現顯著下滑,其中「未來半年國內經濟景氣」為76.18點、月降2.99點,創2年9個月新低;「未來半年家庭經濟狀況」來到72.54點、月降2.61點,創2年8個月新低;而「未來半年就業機會」為67.07點、月降2.05,創1年5個月的低點。儘管「未來半年物價水準」的降幅最少,但指數下滑至29.95點,跌破30點,也創下2年8個月新低。
吳大任補充,受到美國對等關稅衝擊,無薪假自今年以來持續創新高,加上失業情況開始惡化,意味著許多家庭的所得面備受打擊,不論是消費力或意願都會受到影響,而房市也出現信心低迷,顯示整體經濟情況轉趨悲觀。
本次調查是由央大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辦,輔仁大學AI人工智慧發展中心、健康力股份有限公司與台灣房屋集團調查協辦,調查期間為今年9月18日至21日,以電話訪問的方式進行,採電腦隨機抽樣,共訪問3125位台灣地區20歲以上的民眾,在95%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正負2.0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