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設立「主權基金」是政策髮夾彎? 高仙桂:絕非如此!設立目的只有一個

    2025-05-22 11:34 / 作者 戴嘉芬
    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22日至立院經委會進行報告且備詢,強調設立主權基金並非政策髮夾彎。陳品佑攝
    總統賴清德在520就職記者會宣布將成立主權基金,由國發會統籌設計,做為整合政府與民間資金的國家級產業投資平台。外界質疑,主權基金的設立根本是政策髮夾彎!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今日(5/22)表示,「絕對不是髮夾彎」;並強調主權基金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強化台灣的產業競爭力。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今日排案討論國家發展委員會、經濟部114年度預算凍結案,邀請經濟部長郭智輝、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進行報告及備質詢。

    民進黨立委邱議瑩質詢時表示,主權基金是一項重大經濟投資的宣布,目前包括新加坡、南韓、中國、沙烏地阿拉伯都設置主權基金。我國外匯存底金額達5828億美元,居全球第四,證明確有能力成立主權基金。邱詢問目前主權基金的主責單位,以及主權基金與現有的國發基金要如何區分?

    對此,高仙桂答覆,總統有宣示要成立主權基金,但主權基金的主責單位仍需要行政院商議後決定。邱追問,是否已找國發會進行先期討論?高則回覆,「若行政院指定國發會作為主責單位,我們也責無旁貸」。

    高仙桂指出,在陳前院長時期,曾有立委(指前立委吳欣盈)提出此概念。因此,相關部會在兩年前召開過2次會議,針對資金來源、設計目的等進行討論,但尚未獲得一致共識。

    邱議瑩追問,未來主權基金的設立是否會參考南韓或新加坡模式來進行?高則指出,目前基金設立目的大致有財務型、策略型兩種,前者是要讓國家財富提升,後者則是強化整體產業競爭力,也有結合財務、策略2者的基金類型,各國視其政經情勢來決定成立主權基金的型態。

    她繼續說,像是國發基金是屬於策略型投資,以扶植產業創新轉型為目的。未來主權基金與國發基金將採取並行的運作模式,至於基金治理、投資方向等細節都還在討論中,由行政院定案。

    國民黨立委鄭正鈐質詢時表示,立法院曾於去年12月下旬要求國發會提出主權基金的規劃進度報告,國發會則在今年1/15回函立法院,回函指出,國發會邀集央行、財政部、金管會等單位討論,得到四項結論:首先,國內已有類似主權基金機制且操作績效良好,其次則強調主權基金追求報酬極大化、波動風險高。第三則提到,若須提高外匯投資比例,需請央行研議。第四,類似主權基金的台杉投資正在進行全球策略的產業投資布局。總結來說,國發會不認為需要設立主權基金

    鄭正鈐說,結果至今才過了4個月,總統就做了完全不同的宣告,等於是政策髮夾彎。對此,高仙桂強調,「絕對不是髮夾彎」。

    鄭也指出,國人擔心政府設立主權基金後,是不是要把台灣的部分主權基金重壓在美國,加上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也公開表示「要讓美國再次偉大」。如今,設立主權基金是否就是要配合此目的?高仙桂則表示,不能這樣說。1/15發函立院的內容是根據過去與相關部會商討的結論,而國內確實也有類似主權基金目的之基金。

    高仙桂強調,主權基金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強化台灣的產業競爭力。

    戴嘉芬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