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部部長洪申翰接受聯訪。徐筱嵐攝
立法院上週三讀通過《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並新增4天國定假日,且勞動節改為全國放假,外界憂心是否會出現勞工減少工時的情況。勞動部部長洪申翰今(5/15)日表示,作為行政部門,需要協助已通過法規的執行,將持續推動與鼓勵勞資雙方簽訂團體協約,尤其是高於法定標準的協約,有助於降低工時,同時加強勞動檢查,要求企業依法遵守工時規定。
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今日處理或審查114年度勞動部主管預算凍結報告案76案,部長洪申翰接受媒體聯訪時,被問及「國定假日4+1」已三讀通過,勞動部的態度為何?且是否會有減少工時等相關措施?
洪申翰指出,《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已經立院三讀通過,勞動部作為行政部門,需要全協助法規執行,會持續提醒企業依照《勞基法》,國定假日僱主應給予勞工休假;若勞工同意在國定假日出勤,依法就必須給予雙倍工資。
面對工時議題,洪申翰強調,將持續推動、鼓勵勞資雙方簽訂團體協約,尤其是高於法定標準的協約,有助於降低工時,同時,會加強勞動檢查,要求企業依法遵守工時規定;另外,工時問題常與低薪有關,近年來持續提高最低工資,希望改善低薪勞工的待遇,避免勞工因收入不足被迫加班,協助提高薪資水準,是降低工時的另一個主要方向。
而針對支持增加年資較短勞工的特休,洪申翰表示,關於特休的問題,社會各界都有不同意見,勞動部會儘量收集各界意見,看如何讓整個制度朝更健全方向討論與改進。
由於洪申翰過去擔任立委時,希望新增的三天假別是客家日、原民日和義工日,是否與當初期待的不同?又是否認為台灣國定假日太多?洪申翰回應,作為行政機關,勞動部的責任是協助新通過法規的落實與執行,會按此角度出發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