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SpaceX公司的「星艦」巨型火箭8月24日原本準備在德州進行第十次試射,但因故取消延後。路透社
全球首富馬斯克旗下的SpaceX太空公司,正在積極推動旗下最大枚的火箭「星艦」(Starship)投入運作。但是星艦預定在週日(24日)的第十度試射再次因為技術問題延後,最快可能週一(25日)能遇到發射窗口。
SpaceX公司表示,因德州發射場出現問題,取消了星艦第十次發射任務。由於過去的測試皆以提前失敗告終,這次發射本有望實現多個長期尋求的發展里程碑。
在SpaceX 的星際基地(Starbase)發射設施,高232英尺(70.7 公尺)的「超重型推進器」(Super Heavy)及其上層高171英尺(52 公尺)的星艦太空船已堆疊在發射架上,並在原定美東時間晚間7:35升空前,加注推進劑。
然而,在預定發射前約30分鐘,SpaceX 在 X 平台上表示,為了排除地面系統問題,發射將暫停。
過往類似的延遲通常在幾天內就能解決。根據 SpaceX 官網,他們現在正將下一次的發射嘗試目標定在最快週一(8 月 25 日)。
巨型太空船對登月與登陸火星任務至關重要SpaceX下一代火箭的開發,對該公司未來的太空發射業務,和馬斯克企圖登陸殖民火星的宏圖至關重要,但今年來屢遇挫折。兩段式設計的星艦,下段的巨大推進器可以自行返回、重複使用,上段的星艦太空船則在進入太空後,能夠重新進入大氣層降落,重複使用。
先前兩次星艦試飛在初期就失敗,第九次飛行在太空中也遭遇失敗,加上6月一次大規模測試爆炸,碎片飛散到附近的墨西哥領土。
儘管如此,該公司仍在其龐大的星際基地生產設施中,持續快速製造新的星艦以進行試飛。美國航太總署(NASA)希望最快能在2027年,使用星艦進行自阿波羅計畫以來的首次載人登月任務。
這些挫折凸顯了最新版星艦的技術複雜性。新版星艦具備更強的推力、更強韌的隔熱罩和更堅固的轉向襟翼,這些對於成功重返大氣層至關重要,也是馬斯克一直致力實現的「快速重複使用能力」的核心特徵。
第十次任務預計目標這次的星艦發射計畫原定在週日日落時從德州發射,在數十英里高空分離。過去的測試中,超重型推進器會返回發射台,獲得巨大的機械臂接住著陸;而這次,推進器將嘗試在墨西哥灣進行水上著陸。
星艦太空船則將短暫點燃自己的引擎,進入更深的太空,嘗試釋放第一批模擬的星鏈衛星,並在繞行地球的亞軌道上再次點燃引擎。
完成此階段後,星艦的目標是在印度洋上空重新進入大氣層,測試各種隔熱瓦和引擎襟翼,這些設計用於承受重入大氣層時炙熱的氣流。過去的飛行中,高溫曾嚴重損壞火箭的外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