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為何沒預防性升息?央行理事掛心「這件事」恐推升通膨預期

    2025-04-30 18:24 / 作者 徐筱嵐
    央行總裁楊金龍。資料照
    央行今年首季理監事會議中,全體理事一致同意維持政策利率不變,主要原因就是川普2.0不確定性高。理監事會議記錄今(4/30)日曝光,多數理事認為,國內通膨率雖然趨緩,但今年公用事業費率仍有機會調漲,CPI年增率仍可能高於2%,恐進一步引發民眾通膨預期上升,雖無升息的必要,也無降息的空間,皆贊同貨幣政策應保守為宜。

    央行3月召開首季理監事聯席會議,由於去年面臨水電、車票調漲費率,恐推升新一波的通膨壓力,當時央行選擇預防式升息,今年第1季卻如外界預期「按兵不動」,總裁楊金龍曾提到三因素所致,包括通膨超過2%、沒有川普2.0、房價上揚,今年則沒有類似情況。

    央行今日公布理監事會議記錄,全體理事經考量國內外各項因素後,均贊同維持政策利率不變與現行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有位理事指出,今年以來國內整體通膨呈緩步下滑趨勢,尚有其他不確定性因素,包括碳費已開徵、公用事業費率可能調漲,今年CPI年增率仍可能高於2%,供給面因素可能導致民眾通膨預期上升,即便使央行以升息因應,並不會因貨幣政策調整而停止;同時,考量國內勞動市場穩定,經濟表現良好,加以川普政策可預測性太低,貨幣政策應保守為宜。

    有位理事指出,台灣長期處於低利率、資金充沛的環境,一方面會外溢至房地產市場,造成房價持續上漲;另一方面,在通膨率升高時,會讓實質利率呈現負值。目前國內通膨率雖趨緩,但公用事業費率調漲、當前外食及房租類CPI年增率預期持續上升,恐進一步引發民眾通膨預期上升,而美國關稅政策是否會引發美國及全球經濟衰退及通膨,尚待觀察,維持政策利率不變是目前最合理的選擇。

    該名理事補充,在國內通膨持續性仍高下,若緊縮力道再加大一些,樂觀其成;維持政策利率不變,恐導致我國通膨率維持在2%以上的情況再持續一段期間

    另位理事同意政策利率維持不變,主要在經濟面考量三點,一是台灣出口、民間消費及民間投資均穩健成長,須注意工業生產偏重在資訊電子工業成長的現象;二是就業狀況實屬穩健;三是近期國際機構大抵調降全球經濟成長率預測值,今年國內受不確定性影響,存貨往下調整,值得關注

    該位理事提及,在CPI年增率方面,公用事業費率調漲,若影響到民生住宅及小商店,則民眾將調高通膨預期,但漲價方案尚未公布,廠商轉嫁能力及遞延效果尚不明朗;至於未來通膨情勢,考量全球經貿不確定性高,外部風險仍高,實宜穩健審慎應對。

    也有理事指出,國內勞動市場相對穩定,整體實質薪資轉呈正成長,但依中業別觀察仍有部分的受僱員工實質薪資呈負成長,又以服務業居多,應關注此不平均現象。雖今年1至2月平均CPI及核心CPI年增率均呈緩步下降,但每月至少購買1次、17項重要民生物資CPI年增率仍呈上升趨勢,尤其是外食費及房租上漲動能仍在,未來將面臨公用事業費率調漲等不確定性因素,當前仍有通膨壓力。觀察勞動市場及未來通膨走勢,此時不宜降息,但也無立即升息的急迫性,且宜持續密切注意房租及食物類價格等民眾感受最深之物價上漲壓力。

    有位理事樂觀認為,由於去年基期已高,今年CPI年增率可望緩步下滑至2%以下,隨去年、今年民間消費持續暢旺,CPI年增率2%仍屬溫和成長,仍須考量碳費開徵影響等供給面因素,另國內公用事業費率調漲係供給面的成本反映,貨幣政策的影響相當有限。當前川普總統政策不確定性極高,國內經濟表現穩健,故無升息的必要,亦無降息的空間,考量全球政經環境不穩定,貨幣政策宜更審慎。
    徐筱嵐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