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台股收紅,但象徵「信心指標」的證券劃撥存款餘額也減少。資料照
今年1月台股收紅,但象徵「信心指標」的證券劃撥存款餘額也減少。央行今(2/24)日公佈1月金融情況,證券劃撥存款餘額降至新台幣3.28兆元、月減567億元,官員說明,主要受到春節因素影響,且1月股價指數上揚主要是權值股推升所致,又美國新政府上任,使得市場波動較大。
央行今日公布1月金融情況,平均貨幣總計數M1B及M2月增率分別為1.31%及0.90%,M1B及M2年增率分別上升為4.38%及5.53%,主要係適逢農曆春節,通貨發行增加所致。
台股從去年底至今年初持續波動,1月台股加權指數上漲490.31點、漲幅2.13%,根據央行公布的證券劃撥存款餘額為新台幣3.28兆元、月減567億元,為何大盤上漲,散戶信心卻呈現不足。
經研處副處長曹體仁表示,1月股價指數上揚,主要由權值股來推升股價,而證券劃撥餘額減少的原因,主要是今年農曆春節落在1月,且有跨2月的情況,且工作天數明顯減少,又遇到美國新政府上任,與前幾個月相比,波動較大,也連帶使數據解讀受到影響。
至於象徵「外資信心」的外國人新台幣存款餘額,雖然比去年12月略升至1472億元、月增14億元,但與過往的金額1900億元或2000億元相比,實在相去甚遠,是否意味著外資對台股信心不足。
曹體仁說明,觀察外國人新台幣帳戶餘額,去年12月與1月相比,變動幅度不大,外資在1月有賣股價金,且股利未完全匯出,推升餘額增加,但受到美國聯準會(Fed)降息幅度不大,加上利率也會影響外資持有新台幣的意願,以及資金成本的調度考量,讓外資認為不需要放太多存款。
從台股的交易比重來看,今年1月本國自然人(散戶)占比為51.4%,僑外法人(外資)為34.7%,本國法人(內資)是13.9%,跟去年12月相比,散戶出現下滑,但本國法人和外資都有些微上揚,但仍與春節因素有關,還需要再觀察2月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