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小笠原欣幸:民進黨10年優勢落幕 進入朝野勢均力敵時代

    2025-08-23 22:51 / 作者 林佳鋒
    公投、罷免投票結果出爐,小笠原欣幸認為,民進黨優勢時代已經落幕,朝野勢均力敵。李政龍攝
    第二波大罷免及核三重啟公投結果今(8/23)出爐,有「選舉之神」封號的日本學者小笠原欣幸認為,從公投結果來看,要求執政黨轉變非核政策的聲音佔了壓倒性的多數,支撐民進黨過去10年優勢的「抗中保台」與「非核家園」兩大招牌,效力正在減弱。

    今天核三重啟公投,同意票以434萬多於不同意票151萬,另外罷免7名國民黨立委全數未通過。小笠原欣幸發表對公投、罷免結果的評論,前台北市研考會主任秘書張進逸在臉書中文翻譯。

    小笠原指出,公投結果顯示,要求執政黨轉變非核政策的聲音佔了壓倒性多數。2021年公投曾就「啟用封存的核四發電廠」進行表決,當時反核派勝過擁核派,但這次的結果發生逆轉,而且是以壓倒性差距逆轉,同意票達到選舉人總數的21.7%。不過,由於同意票未達規定的四分之一門檻,也可以說是在野黨批判非核政策的訴求並未形成巨大風潮。執政黨支持者由於7月罷免投票失利而降低投票意願,也是原因之一。如何解讀孰輕孰重,會因政治立場而異。

    小笠原提到,若觀察台灣輿論趨勢,2010年代的民調顯示支持非核的比例較高,但最近顯然發生逆轉,執政黨的非核政策確實面臨逆風挑戰。

    他認為,主要原因在於半導體、AI相關產業產生大量電力需求。台灣在蔡英文政府時期決定非核路線,今年5月最後運轉的核三廠(屏東縣)停機,實現了非核家園。然而,太陽能、風力發電的進度落後於原訂計畫,實際上必須大幅仰賴火力發電。

    此外,太陽能板覆蓋農村漁村造成環境惡化的疑慮,以及太陽能發電成為地方政治新貪腐溫床的質疑,這些都是民眾切身的擔憂。政府與執政黨必須認真因應這些質疑。在電力能源政策上,可以預見在野黨將持續發動攻勢。從這次結果來看,有必要檢討「非核家園」是否已淪為一項口號,以及論述是否需要與時俱進。

    小笠原以「夏之陣」比喻這次罷免和公投,投票結果再次印證民進黨從2014年至2024年相對優勢的10年已經落幕,台灣政治進入朝野勢均力敵的時代。兩項投票結果顯示,支撐民進黨過去10年優勢的「抗中保台」與「非核家園」兩大招牌效力正在減弱。如果民進黨內有能夠冷靜分析的人,應該會意識到重新建構這兩大招牌論述的必要性。

    小笠原說,「夏之陣」以執政黨大敗、在野黨大勝收場,雙方都有各自的課題。執政黨必須從正視大敗的現實開始做起,而在野黨雖然嘗到反民進黨招牌效果的甜頭,但僅憑「反對」真的就能實現政黨輪替嗎?而且一旦執政,勢必要提出將台灣帶往何方的願景。能從這次「夏之陣」中獲得正確教訓的陣營,將更有機會獲得2028年的勝利。


    林佳鋒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