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日加熱菸標榜「減害」!醫示警3大危害 民團籲政府加強取締

    2025-05-15 18:04 / 作者 陳怡穎
    加熱菸。示意圖。資料照
    日、美菸商近期在台違規宣傳未通過審查的加熱菸,引發社會關注。醫師警告,加熱菸雖標榜「減害」,但實際上仍含多種致癌物與尼古丁,恐誘導年輕族群誤信安全性,反造成成癮與健康損害;民團也呼籲,政府應嚴格查核、取締違法廣告,並以中性用語處理審查流程,避免錯誤背書。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表示,已交由地方政府查察,若屬實將依法懲處,同時加強所有菸品皆對健康有所危害的宣導。

    根據2023年3月22日上路的《菸害防制法》修正案,未經健康風險評估審查通過的指定菸品,不得在台製造、輸入、販售、展示與廣告,違規者最高可處新台幣5000萬元罰鍰,並可勒令回收、銷毀、退運產品。

    董氏基金會指出,日商推出的「Plom」與美商推出的「IQ*S」加熱菸,疑似透過網站與門市進行違規宣傳,廣告用語包含「少菸臭」、「減害」、「多口味」等,並使用法定用詞「指定菸品」混淆民眾視聽。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中心指出,加熱菸網頁以視覺與語言包裝強調「時尚」與「味道清新」,明顯針對青少年與女性族群設計。

    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瀚陽痛批,這種「偽減害」策略早已在日本造成吸菸率反彈,台灣也出現如「黑市菸稅百億可補助長照」等誤導言論,加熱菸成為新世代防菸政策最大破口;實則國健署早已澄清,規模僅約30億元,且依法無法用於該等用途。

    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台灣醫界菸害防制聯盟祕書長郭斐然表示,加熱菸含有包括甲醛、乙醛、亞硝胺等已知致癌物,尼古丁暴露更不亞於紙菸;不僅容易成癮,還與高血壓、心血管疾病、憂鬱焦慮有關,甚至恐導致氣喘、異位性皮膚炎等過敏疾病等。

    郭斐然強調,根據WHO與國健署最新指引,「所有菸品都應戒除」,沒有任何一種形式的菸品可被視為「較安全」。目前審查制度名稱為「健康風險評估」,郭斐然認為部分,部分加熱菸產品名稱如「IQ*S」含有暗示戒菸意涵,恐違反規定的同時,還可能產生「政府背書」錯誤解讀,建議主管機關應強化機制,改為「指定菸品上市審查」較為中性,避免誤導民眾以為產品經過政府認可即較為安全。

    衛福部國健署則回應,目前已請地方政府查察中,若查證屬實依法查處,違反者依菸害防制法第26條規定,製造或輸入業者可處最高5000萬元罰鍰,並令其限期回收、銷毀或退運;屆期未改善,按次處罰。

    至於「健康風險」用詞則為菸害防制法的法令名稱,現行會繼續沿用;明瞭專家或家長各界所擔心之處,國建署也會持續宣導「任何菸品都有健康危害」,並強化對青少年防範與宣教,強調「不要嘗試、不要推薦、不要使用」任何型態的菸品,盼強化民眾菸害防制識能。
    《太報》關心您
    吸菸有害健康且害人又害己,為防止菸害、維護國民健康目的,請洽戒菸診所或撥打免費戒菸專線:0800-63-63-63
    陳怡穎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