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停職的新竹市長高虹安出席二審誣告案。侯柏青攝
停職中的新竹市長高虹安涉嫌誣告旅美教授陳時奮(翁達瑞),一審被判10個月,上訴二審為洗刷冤屈,開庭宛如化身「戰神」。高院今天二度開庭,陳時奮未到,高虹安即使禮聘3名大律師辯護,卻不時跳出來直接舌戰陳時奮的律師團,她也字斟句酌地修改法官整理的不爭執及爭執事項,甚至還當庭抨擊檢察官原始偵查筆錄「問題不明確」。
陳時奮提告指出,高虹安參選新竹市長後,他陸續於2021年9月23日、10月18日及2022年7月22日在臉書上發表〈被指導教授除名的高虹安〉、〈師生合謀之學術不倫:李傑與高虹安的故事〉、〈高虹安退出政壇吧!〉等文章,質疑高虹安在美國辛辛那提的博士論文抄襲,高卻故意誣告他加重誹謗。他因未取得檢方不起訴確定後,委託律師向台北地院自訴高虹安誣告。
北院合議庭認定高虹安的博士論文有大量抄襲狀況,認為她明知抄襲,只因為怕影響選情而提告,想利用司法讓批評者噤聲,其後卻在偵查中減縮告訴範圍,認為她具備誣告犯意,據此判高虹安10月有期徒刑。高虹安提上訴。
二審今年1/9開準備程序庭,高虹安和陳時奮都到庭,高虹安火力全開,痛斥原審判決「莫名其妙」,並諷刺陳時奮的同黨政治人物被「撤銷兩學位」,他卻幫忙喊冤「顯然雙標」;陳則砲轟高虹安的論文,「犯下國中程度的英文文法錯誤」。
二審今天二度召開準備程序庭,陳時奮因為返回美國教書缺席,雙方律師團大混戰。高虹安律師團認為,陳時奮在原審提出的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於紐約大學的論文切結書截圖,和本案沒有關係,沒有證據能力;陳時奮律師團則反嗆,原審已經同意做為證據,二審應該受到該意見拘束。
法官則詢問高虹安的博士論文,是否在2022年9月間修改加入引註?高虹安則自辯說,這不是當初提告的版本,增加文獻不代表有捏造證據。而法官在整理雙方不爭執或爭執事項時,高虹安也沒有假手律師,自己跳出來一字字的細看並修改,還和陳時奮的律師團唇槍舌戰,頗有律師架式。
法官當庭詢問,從檢方偵查筆錄可以看到,前案(告陳時奮加重誹謗)委任的告訴代理人已經在2022年9月29日確認本案的告訴事實。高虹安火速回應說,從筆錄看起來,告訴代理人並沒有回答本案博士論文和期刊論文的關聯性,她抨擊「檢方的問題不明確,不能說是告代確認的事實。」
高虹安開庭砲火猛烈,和對方律師團有來有往,法官的問題也能信手捻來回答,看得出來已經全盤掌握卷證內容,頗有大復活的架式。
法官整整開庭2個半小時,逐一整理出本案的爭執和不爭執事項,全案定5/28下午再開準備庭,另在6/26、7/10開庭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