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專訪】當文青成為社福公務員 李夏苹直視底層慘況:多數人將面臨孤獨死

    2024-07-06 09:00 / 作者 陳玠婷
    披著詩人外皮的公務員李夏苹,面對最現實赤裸的弱勢老人境遇,她無法漠視。陳玠婷攝
    提及孤獨死,你的腦中閃過第一個的畫面是什麼?會擔心嗎?對在區公所老人福利櫃台工作李夏苹來說,這幾乎是個已知的結果,而且是無論已婚、未婚、是否有小孩,只要活在高齡化社會中的每個人都有可能會面臨的過程。

    李夏苹進公務體系之前,進過殯葬業、賣過線上遊戲寶物,3年前,她披著詩人的外皮,揣著明確的是非觀,從人文課轉調社會課服務,工作內容從舉辦活動,一瞬間轉變老人福利業務,她曾去幫獨居老人清點遺物,掛心獨居失智阿嬤的中低收入申請,了解被家暴阿嬤的辛酸,她直言,不管民眾發生什麼離奇的事情,她相信他們都是有需求才來求助,只要在法規下,她想盡力接住每位老人,這些故事,她都收錄在《如果孤獨死將是大多數人的未來》一書。

    走投無路考公務員 她花了13年摸索自己的位置

    在近代尋求多元快速的台灣,「公務員」和「鐵飯碗」背負制式、單一的刻板印象,早已不是人民工作首選,對李夏苹也是,她笑說,自己是在走投無路之下才成為一名基層公務員的。

    她說,她從小很明確自己的志向,考上心目中的第一志願成大中文,功課報告都能隨心所欲發揮又頗受好評,當時,她自己一個人就可以成為一個世界,被同學暱稱說像個外星人。畢業後,她沒隨主流當老師、當編輯,由於心裡有很多想法又喜歡寫作,很期待自己能成為一位作家,寫書出書。不過,世道往往不如己願。

    李夏苹大學畢業後很快結婚,2年內換4份工作,有殯葬業企劃、協助友人賣線上遊戲寶物給外國人,也曾到房地產公司寫廣告文案,以及翻譯機中文編輯,各個工作要不是沒有遠景,就是遇到「向上管理」的人際問題,跌跌撞撞摸索一個上班族該有的態度和能力,令她懊惱挫折,不解為何當學生的時候被鼓勵發揮自我,步入社會後卻得面對一致的標準呢?於是,她決定去考文化行政普考,成為一名區公所基層公務員,至少讓一腔藝文熱血有去處。

    當公務員16年,李夏苹在人文課做13年,近3年才轉調到社會課服務老人,至於轉調的原因,她猜測是因為自己不是一個善於執行命令的下屬,若覺得新任務有什麼問題,她會提出來想改變,幾次發生衝突後成為長官眼中的麻煩人物。

    舉例來說,她看不慣公家機關的海報設計與標語,抱怨人口普查業務的血汗、八卦窯保存爭議,確定向上反映無效後,她選擇在個人臉書上抒發想法,當時受到許多網友和媒體關注討論。只是外面討論度愈熱,她在辦公室的處境就有多尷尬艱難。

    李夏苹去年在長官與同事支持下,提出「友善房東 銀髮安租」方案,獲得政府肯定。李夏苹提供


    說及自此,她忍不住笑自己當時天真,沒有提出解決方案又企望長官改變,也沒有考慮到長官也是奉命行事的基層官員而已,無法推動全面性改變,幸好現在已經習得職場生存之道,工作上愈來愈有成就感,心境上也愈來愈寬和了

    離奇的故事 卻是別人的真實人生

    從人文課轉調社會課,全新領域對李夏苹來說是個前所未有的挑戰,尤其對社會救助、社會福利領域認知幾乎是一片空白,於是她抱著法條狂啃,藉由實際服務累積不少超乎生命經驗的真實故事。

    她表示,其實台灣親屬關係是緊密的,大多數的獨居老人若逝世都有人可出面處理,不過仍有部分老人的境遇很值得關注,像是超過65歲才出獄的更生人,找不到工作落到最後路倒身亡,遺體有名無主獨自躺在殯儀館的老人,失智的獨居阿嬤,有3億身價卻無錢吃飯的老人。

    李夏苹回憶,3億阿伯是同事們很害怕的「奧客」,畢竟,一個名下有3億財產的老人為何需要申請中低收入戶?剛開始她聽聞其人不聞其事,有次換她服務阿伯的時候,了解到所謂3億元是20幾筆土地的總價值,而那些土地是阿伯與人共同持有,動不了,他也拿不出可以具體佐證的土地登記謄本,又與小孩多年沒有聯繫,淪落到連吃飯都出問題。

    於是她一方面協助阿伯取得土地登記謄本,一方面要走《社會救助法》539條款,請社工實際查訪阿伯生活,排除沒有盡扶養義務的小孩,中間過程相當繁雜。所幸,她在地政事務所遇到一名熱血地政,幫忙調閱一大疊檔案,兩人一起比對梳理脈絡,才發現原來阿伯持分的土地價值換算下來才50多萬元,與原來的3億元相距甚遠,讓她理解到很多事不能只看表面就妄加定論。

    另一個案例則是名受賭博前夫家暴的雲秋阿姨,扶養兩個孩子長大後決定離婚改嫁,女兒為此很不諒解,前夫逝世時,女兒又氣她拒絕參與喪事,10多年來沒有再聯絡。

    後來,阿姨第二任丈夫生病去世,她便成為獨居老人,僅靠每個月領國民年金4千元,以及在餐廳打工賺錢勉強過活,這幾年因年紀大了失去工作,只好到區公所申請中低收入戶,結果被告知不符合申請資格,因為女兒有財產收入,雲秋阿姨又不願提棄養訴訟,一直辛苦撐著。

    後來李夏苹仍採《社助法》539條款,成功幫雲秋阿姨爭取到中老津貼,後來又改領低收單子,如此一來可以再請領內政部每月的750元,以及低收三節禮金、春節與其他節日的獎金,另有掛號費、塔位減免或優惠,不無小補。

    難以撼動的體制?互踢皮球的公務員?

    根據衛生福利部最新統計,2023年底,全台65歲以上的老人共有429萬6985人,比2017年326萬8013人足足多出1百萬人,成長速度非常快。

    另外,以2023年數據來說,列冊需關懷獨居老人共5萬1695人,占比約老人總數1.2%。考量少子化影響愈來愈擴散,以及家庭型態愈來愈多元,可預見未來中低收獨居老人的人數會明顯成長,早期制定的法規,已不適用現代,《老人福利法》、《長期照顧服務法》相關修法勢在必行,只是在這漫長的田調研究、規劃、提出草案、審議、通過、執行的過程,弱勢老人的生活並沒有過得比較好,即便新法案、修正案通過,也無法解決所有人的問題,而且誰都無法保證是否能順利執行。

    國民年金也是老人福利業務範圍之一,李夏苹常與同事親上第一線與民眾宣導對話。李夏苹提供


    李夏苹在第一線服務3年來觀察到許多現象,除卻上述故事凸顯法規不適用之外,她對政府體制與基層公務員也有些想法。

    她舉自己為獨居老人點交遺產的例子,剛開始接到社會局的電話交辦工作,不過查詢法規後,發現點交遺產的工作應是里長等人,再把遺產暫時轉交區公所存放,於是她踩緊規定,與社會局、里長、警察等相關人員到場一起執行。

    李夏苹先是澄清,每當社會事件發生,政府機關態度成全民檢視焦點,直白點說,互踢皮球部分是民眾最在意且厭惡的態度,不過,對她來說,不要隨便亂接業務是公務員必須學習的技能,畢竟很多事件牽涉多個單位,光是溝通就需要很多成本,再加上貿然接下全新業務,工作量增加、同事不會感激你、不會加薪、沒有業績獎金,因此,她真心認為公務員不是惡意規避責任,而是回歸一個小小職員在職場上的生存之道。

    不過,她也針對體制檢討,認為公務員有義務替國家財政把關,但義務尺度衡量卻很個人化,部分公務員會落入主觀意識,決定一個人是否符合請領社會補助,而非客觀評估。

    李夏苹到府家訪原住民,協助其申請急難救助。李夏苹提供


    她分享,之前遇過民眾來申請低收入戶,明明符合資格,可是部分公務員卻認為,那人不是最可憐的那一個,資源應該留給他人使用,又或者認定這人是假低收,對老人態度不夠親切友善。

    李夏苹坦言,確實有低收入戶拿名牌包和高價手機,但自從她了解社會救助津貼發放規則之後,她理解為何會發生「不合理」現象。

    她解釋,假設有低收民眾的家人身故,請領保險理賠金沒有花掉,那筆錢便會列入家庭動產計算,如此一來,下一個年度很有可能會被政府取消低收資格,進而領不到每個月津貼、教育及健保等補助,相較之下,失去的補助比保險理賠金多,對低收家庭來說反而造成負擔,因此,有低收入戶寧願把保險理賠金一口氣用掉。

    再加上她也觀察到,中低收老人大多很難再找到合適的工作,意味著未來脫貧機率很渺茫,所以她相信會來到老人福利櫃台的民眾,大多都是生活真的有困難,她很願意真誠地傾聽他們的需求,「法律明確規定65歲以上是非工作人口,若有足夠生活退休金,可供自己寬裕逍遙的生活,何須腆著臉向政府申請救助呢?為什麼我們要讓民眾為自己的權益對別人低聲下氣?即便有人是裝的,可是只要符合申請資格,政府就應該給補助不是嗎?」

    她感嘆,如果受理社會安全網最後一道防線的人,放入個人好惡偏見,絕對不是一個理想的社政狀態,但她也相信,大部分公務員都是客觀用心的。

    相同的,她也提到,許多民眾會認為申請中低收入戶是一件很羞恥的事,有些需要的人無法開口,有些人有嚴重資訊落差,她認為,若需要有人幫助不妨主動且明確地說出來,「這時候說話技巧是一大關鍵,我覺得,想辦法讓別人主動幫忙更好。」

    針對國家政策檢討,她認為老人租屋是迫在眉睫的問題。衛福部今年(2024)1月公布最新統計,55歲以上租屋者共有43.8萬人,這其中,65歲以上老人有23.05%有租屋困難的經驗,比55-64歲者高1.27個百分點。

    李夏苹就說,她曾遇過90歲坐輪椅的老爺爺被房東趕出來,也遇過獨居的中低收失智阿嬤被房東換門鎖,到處流浪,最後被轉介送進養護機構的案例,這些活生生的故事都在提醒她老人租屋困境正在發酵,去年(2023)她受同事與長官支持,主動提交「友善房東 銀髮安租」方案,獲得桃園市府創新獎,她期待能藉此發酵,讓愈來愈多人了解老人租屋困境,提出合適的解方。

    另外,許多無家者或老人想申請中低收入戶,卻礙於戶籍掛在戶政事務所,沒有經濟能力租房子、拿不出租屋契約書而無法申請。以李夏苹工作縣市來說,服務無家者的遊民外展中心有明確規定,若一名無家者沒有被登記在案,需要被確認是否在申請地露宿超過14天,才能分辨是家庭服務中心或社救科遊民的業務,確定超過14天才有可能列冊給予協助,她感嘆地說:「無家者申請低收對我來說還是個無解之題。」

    從怕死到談死 她不敢再嚷嚷把工作辭掉了

    接觸這麼多老人福利案例,李夏苹得到一個結論:65歲就像一場大考,它會檢視我們前半輩子的人生做了什麼,而且一目了然,逃也逃不了,非常現實,「以前會嚷嚷要把工作辭掉,現在不會了。」

    而講到死亡,歷經獨居老人與獨居死的案例,李夏苹已經擺脫未知恐懼,常思考為何死亡經驗被隔絕在大部分人的生命之外,人們不能與親近的人討論死亡呢?畢竟即使有結婚有小孩,但如果另一半比自己早走,小孩也有自己的人生,那一個人終究得面孤獨死的問題,那麼避免死亡恐怕會有遺憾。

    訪談最後,她感謝過去每一個時期的衝撞,帶領自己一步步走到現在,讓她對死亡、對弱勢、對體制有全然不同的認識,現在的她早已擺脫被流放社會課的感受,在這裡找到自己的存在價值,「從事社會救助的業務,對我來說有奇妙的治癒能力。」在個人生命經驗上,她正努力參與社區營造辦活動與刊物,在工作上她期待未來能做更多更深,溫柔托起社會安全網的一角。

    李夏苹 小檔案

    現職:區公所公務員
    學歷:台北教育大學多元文化與發展碩士在職專班
    經歷:出版《鹿就是這樣變成馬的》詩集
       《如果孤獨死將是大多數人的未來》作者
       「高齡租屋提案」獲得2023年桃園創新獎

    陳玠婷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