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故事屋以環形投影結合說書人,深獲日本大小朋友喜愛。吳尚軒攝
文化部We Taiwan活動邁入第三週,親子表演接連登場,戲劇團隊「移動故事屋」結合環形投影搭配說書人,演出獲日本大小觀眾好評,首次以日語演出的演員李瑋斯,則直呼過程像「越級打怪」,留下難忘經驗。
文化部8月於關西世博期間在大阪市區舉辦「WeTaiwan」系列活動,如今邁入第3週,大阪公會堂外廣場上搭建起戶直徑達10公尺的「移動故事屋」帳篷,從15日起連續5天帶來43場次演出,透過180度環形投影搭配說書人,帶來3個台灣原創劇目,包含與金馬動畫導演王登鈺合作的創團經典《機器人流浪記》、認識台灣歷史與廟宇文化的《乾爹乾媽是神明》,以及鼓勵孩子們探索自我的《龍王求職記》。
《機器人流浪記》演出結束後,觀眾熱烈與演員合照。吳尚軒攝
移動故事屋執行製作吳欣員受訪表示,很高興都能找到在日本的台灣演員配合,不過在前期多是遠距溝通,直到開演這一週,他們才能到大阪實際排練,此次帶來的戲劇,因為考量有些內容改編成日文會太長,因此也要略微改編內容,而像是《龍王求職記》裡頭有布袋戲元素,也要問他們有沒有看過,但也很開心,看到日本小朋友反應很好,同時也很守秩序。
《機器人流浪記》演員李瑋斯畢業自台藝大戲劇系,目前正在東京攻讀研究所,此次在朋友介紹下擔綱主演,對於首度以日語演出,她直言像是「越級打怪」,一開始是跟著日本顧問順台詞、根據影片排練,而因為兒童劇場有許多跟小孩互動的橋段,也要先預想好他們可能的反應、自己可以如何回答等,歷經這次考驗,「已經是個全新的自我。」
藝術報國團隊則參考台灣「大仙尪仔」,打造高達4.2公尺的人偶「艾拉」,從WeTaiwan首週開始就在廣場演出,更有日本民眾高呼希望到其他城市巡迴;公會堂旁的童書之森,則上演《室內樂feat.讀繪本》,靈感來自台灣繪本作家林小杯的《喀噠喀噠喀噠》,以小女孩為視角,描寫阿媽用裁縫機「喀噠喀噠喀噠」縫製衣物的情景,並由弦樂三重奏與朗讀者的聲音交錯進行,吸引近百位親子觀眾沈浸其中。
藝術報國參與WeTaiwan系列活動,帶來4.2公尺高的人偶艾拉,吸引現場大小朋友的目光。文化部提供
帶小孩前來看演出的日本民眾表示,他們接連參加艾拉、故事屋等系列活動,很喜歡故事屋會結合煙霧的表演方式,之所以知道這次訊息,主要就是在世博時看到資訊,接下來也想再觀賞其他演出。
文化部表示,他們一直將小孩視為整體活動重要的一員,以台灣故事及文化科技回應世博主題「創造閃耀著生命光輝的未來社會」,期望告訴世界「孩子就是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