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外交部推歐洲台灣文化年 26國舉辦逾70場藝術活動

    2025-07-15 15:42 / 作者 李佳穎
    外交部長林佳龍與文化部長李遠曾共同備詢。資料照
    外交部長林佳龍與文化部長李遠今(2025)年在雙部長會議中決議共同推動「2025歐洲台灣文化年」,今年將於歐洲26個國家舉辦超過70場台灣藝文活動,被視為落實總統賴清德「價值外交」的政策方針的一項具體措施。

    外交部歐洲司長黃鈞耀今(7/15)日於例行記者會報告,林佳龍與李遠在2月的雙部長會議中,達成同推動「2025歐洲台灣文化年」的共識,已確定今年將結合駐歐30個外館包括辦事處,共同促成在歐洲26個國家舉辦超過70場台灣藝文活動。

    黃鈞耀說明,這一系列的活動盼能反映台灣與歐洲共享的民主與多元文化價值,讓更多歐洲民眾看見除了科技、經濟、安全面向外,另一個層面的豐富的台灣,這也是貫徹賴清德「價值外交」的政策方針的一項具體措施,使歐洲民眾透過一系列文化活動,深入瞭解台灣豐厚的文化底蘊。

    黃鈞耀列舉,上半年已經舉辦的重要活動包括協助台灣藝術家與團隊在威尼斯雙年展、波隆那兒童書展、拿坡里漫畫節等重要文化活動設立台灣館,而國家交響樂團室內樂團6月在奧地利與立陶宛巡演,並有駐地多位政要出席音樂會。

    下半年重要活動包括國立故宮博物院文物,將分別於9月及11月在捷克及法國展出,另外優人神鼓、台灣國樂團及朱宗慶打擊樂團等也將到歐洲演出,各駐歐館處也將展出台灣藝術家作品,掀起「歐洲台灣文化年」的熱潮。

    另外,集結布農族學童的「原聲童聲合唱團」近期開始在歐洲巡演,在駐教廷大使賀忠義協助下,合唱團參與新任教宗「良十四世」(Leo XIV)公開接見活動,為現場朝聖民眾獻唱多首歌曲。教宗在致詞時還特別問候了來自台灣的孩子們,最後也一起合影。

    林佳龍曾對外說明,台灣是科技島嶼,也是文化之島,同時擁有豐富的文化遺產和創新精神,因此「歐洲台灣文化年」以「從科技島到文化台灣」、「From Tech to Culture, Taiwan Leads the Future!」為中、英文標語,標誌則以歐洲傳統建築羅馬柱為視覺核心元素,在羅馬柱中融入台灣英文字母及半導體的晶片元素,象徵台灣與歐洲的文化交流緊密相融。
    李佳穎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