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5 07:10
大罷免運動是很罕見的一個集體行動,很少有國家會發生公民們針對所有在野黨選區的立委都提出罷免。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回應童子賢董事長表態支持大罷免時,講說「可以對個別的委員有意見,但是不可以全面性的去罷免所有的在野黨」,但是在台灣,正是因為公民們針對「每一個」個別委員們都累積了相當多的不滿,而且「在野黨整體」的所作所為已經遠遠超過了一般大眾可以接受的程度,因此才有大罷免運動。
2025-01-06 10:00
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4日指出,為了終結目前國會亂象,呼籲發起「雙罷」,不只要罷免立法院正副院長韓國瑜、江啟臣,還要把國民黨41個區域立委全部罷免掉。對此,東吳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陳方隅直言,他不確定現在民進黨黨團「全面攻擊」是不是一個好的策略,尤其在不可能41席全部罷免的情況下,面對國民黨、民眾黨的唯一目標就是拖垮政府,執政黨必須要去擴大結盟的力量,想想更好的策略來做回應。
2024-12-17 12:30
總統賴清德上任已滿半年,並完成任內首度外交出訪。根據財團法人台灣民意基金會今(12/17)發布最新民調,賴清德聲望仍維持51.3%的高檔;其首度出訪太平洋三友邦更獲65.2%的高度肯定。學者陳方隅分析指出,這是民眾對於新政府的期待,並肯定政府不護短、勇於認錯的態度。
2024-07-11 13:04
我國《氣候變遷因應法》子法修法在即,碳費機制也即將上路,為達更積極的氣候目標及因應國際減碳浪潮,及解決產業碳焦慮,民進黨立委洪申翰今(7/11)邀學界、民間團體召開記者會指出,美國祭出加速淨零碳排的「降低通膨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 IRA),已創造17萬份綠能工作,台灣也應有自己的IRA,以達引導資金到相關產業、狀大本土氣候供應鏈等目標。
2024-06-06 15:21
國防部長顧立雄上任以來提出多項改革,包括取消刺槍術、踢正步,官兵休假正常化等措施,都獲得民眾好評,東吳大學政治系學者陳方隅指出,國軍太多無用的表面功夫,「刺槍術實用程度根本是0」,因此要大家都支持文人部長的改革,讓國軍更精進。
2024-06-01 13:51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修正案日前三讀通過,因未逐條審查條文,導致民眾認為有國會黑箱疑慮,不僅最多有10萬人上街頭集會表達訴求,相關爭議也未平息。對此,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今(6/1)舉行「權力分立與權利保障—從《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修正案談起」座談會,眾多學者呼籲,立委應該多多聆聽法律專業人士的意見,避免立法院失去合議精神,成為極權蘇維埃。
2024-05-26 08:46
立法院會處理國會職權修正法案,引發數萬民眾抗議,其中不乏年輕臉孔。4名台灣學者今天投書美媒,說明在野黨試圖以不必要速度強行闖關,及法案內容、提出時機等,都促使年輕人走上街頭示威。
2024-04-25 11:59
準總統賴清德今(4/25)公布第六波新任內閣與國安人事,確定總統府秘書長為前屏東縣長潘孟安、外交部長為現任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國防部長為現任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國安會秘書長為現任外交部長吳釗燮、陸委會主委為現任海基會副董事長邱垂正、海基會董事長為現任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退輔會主委為現任國安會首席諮詢委員嚴德發,以及國安局長蔡明彥留任。
2024-02-22 16:13
美國聯邦眾議院中共戰略競爭特設委員會(中國問題委員會)主席蓋拉格(Mike Gallagher)今天(02/22)率團訪台,英國廣播公司(BBC)以「美國政治人物為何陸續朝聖台灣」(Why US politicians are on a pilgrimage to Taiwan)為題,報導近年美國政界人士相繼訪台的現象並分析其目的。
2024-02-22 11:57
兩岸金廈海域爭端升溫,引發國際關注,許多人擔憂台海緊張持續升高。分析指,這是中國對台加強灰色地帶手段,試圖改變台灣對週邊海域的控制權,台灣必須訴諸國際,與週邊國家共同採取反制作為,以免中國更加得寸進尺。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