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9 17:43
教育部日前宣布將開發識讀中國威脅教材,今(7/9)日進一步說明,已完成初步審查,將於今年9月起於社會科陸續上路,比如藉由棒球12強奪冠,來討論國家與國旗議題,讓學生了解國際情勢對生活的影響。
2025-07-09 14:26
面對學生心理健康、校園氣氛緊張等問題,教育部推出為期5年的社會情緒學習計畫,學生事務司司長吳林輝今(7/9)日受訪表示,此計畫5年總預算約4.4億,由國教院研發本土課程,並由大學協助縣市訓練需求人力,此外也會結合民間團體、社區力量,希望營造友善校園環境。
2025-06-21 08:00
108課綱實施6年過去,從高價營隊、代寫商機,到近期的偽造風波質疑,圍繞著學習歷程檔案的爭議未曾停歇,儘管教育部、大學端不斷聲稱類似手法無助於升學,如今網路依然能輕鬆找到「24小時交件、上榜率92%」的廣告;立意良善的制度上路多年,人們該如何理解一次次的爭議與反思這些波折?
2025-06-14 08:00
年邁的族語教師在趕課途中車禍身亡,也向外界揭開他們已年屆60、70歲,卻仍要一人身兼多校課程,往復奔波的困境;全台原住民16族群、42個語別加起來,僅有不到2000位族語教師,更有超過8成是只領鐘點費的臨時人力,面對分散在近4000所學校的9.2萬位原生,政策要求只要有學生選修,學校就必須開課,在「復振文化」的崇高理想下,現實卻令第一線教育工作者滿懷挫折。
2025-06-06 15:50
114年國中教育會考成績今(6/6)日公布,其中數學科非選擇題第二題「組合包紙片」出題方式引發熱議,精熟級(A++、A+、A)比例為25.49%,待加強級(C)則達26.49%。其中備受關注的是非選擇題第2題「組合包紙片」題,空白率約達25%、零分率近40%,雙雙創下108課綱上路以來的新高紀錄。
2025-05-22 17:41
總統府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今(5/22)天召開第四次委員會議,衛福部次長周志浩在報告時表示,「國人不動」的情況相當嚴重,在3大年齡層皆低於WHO標準,所以未來會依據4大策略提出改善規劃,希望在2030年,「身體活動」的人口數能夠比2021年增加15%。他強調,如果大家都運動,政府可以減少衛生保健支出1至3%,也能預防高血壓、降低糖尿病發生率。
2025-05-17 19:46
國中會考今天(5/17)登場,第4節考寫作測驗,以圖文並陳的方式呈現,題幹提供2張貌似倉鼠的圖片,考生要聯想後從6個語詞中選擇適合的來描述,可結合生活經驗反思,解題老師評價屬於「好上手、易理解」。
2025-04-30 14:35
高雄家長向民代投訴,某國小老師在社會課補充教材中,要求學生背誦白色恐怖時期的刑求細節,包括「電擊」、「打下體」等,還強調會納入考試,引發爭議。事件延燒後,高市府教育局展開調查,初步認定為個別教師的教學行為,並非學校整體教學立場,將進一步與學校及教師溝通,釐清教學內容脈絡,並提供必要專業輔導。
2025-04-07 08:00
文化部重建台灣藝術史計畫推動6年後,隨著台南國家美術館籌備處揭碑邁入下一階段,當大量前輩藝術家家屬、收藏家無償將珍貴的作品捐給國家典藏時,榮光背後卻有人才斷層隱憂,高等教育階段有志投入的學生持續減少、既有教育資源不足、就業前景不佳等問題環環相扣,連帶影響國民教育的師資與課程只能輕描淡寫,當作品收集、場館建設逐漸到位後,又該怎麼深化人才的培育?
2025-04-01 19:33
大罷免行動進入第二階段連署,前國家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現為台東大學特教系教授的曾世杰,在社群平台Threads公開呼籲,希望學生站出來參與罷免。他自承「過去曾是愛國愛黨的一員」,這十年來親眼見證國民黨「由藍轉紅」,信念已經從「反共,不反藍」轉變為「反共,必先反藍」,喊話學生們積極參與連署。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