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3 16:14
ChatGPT已經是全球民眾愛用的AI程式之一,除了可以問任何問題,還可以幫忙整理資料,甚至還有人來預測樂透號碼。不過ChatGPT驚爆大規模隱私外洩事件,這項隱私風險也引發討論。對此,OpenAI也火速表示,該功能已經撤回。
2025-07-31 17:18
「5年沒復發就過關」是乳癌治療中的常見誤解。一名72歲的張姓婦人,16年前接受早期乳癌手術與藥物治療,歷年追蹤正常,近日卻因閃到腰就醫,竟意外發現乳癌骨轉移復發,震驚醫療團隊。專家提醒,乳癌即使早期、未轉移,仍有長期復發風險,定期追蹤不能中斷。
2025-07-29 17:31
立法院去年底通過《就業服務法》第46條新制,8月1日即將上路,全面開放80歲以上長者或70歲至79歲患有癌症二期以上者,免巴氏量表就可聘僱外籍看護工。針對重症患者,衛福部啟動優先審查「綠色通道」,納入九大類特定對象,進行審查分流。衛福部長照司副司長吳希文今(29)日表示,在綠色通道下,還有兩類族群仍須檢附巴氏量表。
2025-07-22 15:17
疾管署今(22)日宣布,自今年8月1日起再將「55至64歲原住民」增列為公費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實施對象,符合條件的原住民將可公費接種2劑肺炎鏈球菌疫苗,包括1劑13價疫苗及1劑23價疫苗,以獲得完整免疫保護力。新政策預估有約7.2萬人可受惠,若自費一針要價約新台幣4000元。
2025-07-21 20:15
許多癌症患者可能都有過「餓死癌細胞」的想法,不過,醫師指出,最新研究發現,低醣也可能逼著癌細胞轉移到其他器官求生,因此,患者飲食不是不能低醣,而是要有配套,蛋白質等要足夠等才能支擋起免疫系統。
2025-07-21 16:27
偏頭痛為全球最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之一,困擾全球逾10億人,台灣約有200萬名患者,女性盛行率更為男性三倍。台北榮總今(21)日發表突破性研究,找出可判別偏頭痛狀態的微核醣核酸(microRNA)生物標記,只需一滴血即可判別是否偏頭痛,並揭示泌乳激素、雌激素等參與機轉,解釋女性更容易受到偏頭痛影響的生物學原因,為精準診斷與個人化治療開啟了新的可能性。
2025-07-19 09:00
一般相信體型較大、壽命較長的動物癌症風險較高,不過一項本月發表的研究指出,龜類只有1%會受到癌症影響,即使出現腫瘤也幾乎不擴散,包括重達數百公斤、壽命逾百歲的巨型烏龜類也是如此,罹癌率遠遠低於哺乳類和鳥類,研究人員表示,此發現可能為人類防癌、抗癌提供寶貴線索。
2025-07-18 20:56
台東馬偕醫院關懷師馬秋琴兒女罹患癌症,她努力不辭艱辛陪伴,沒想到自己也確診腦癌,今年5月手術後昏迷至今,一家5口3人罹癌,台東馬偕醫院啟動捐款專戶,希望能透過社會愛心,協助全家人走過這一段艱辛的路。
2025-07-14 15:30
中國河南一名55歲男子從沒吸菸,生活規律且有運動習慣,未料罹患肺癌。醫師追查後發現,男子得病原因竟是妻子太愛抱怨,長期處在高壓環境下所致,提醒保持心情愉快跟戒菸一樣重要。
2025-07-10 12:30
726罷免倒數計時,白袍醫生也挺身罷免!今(10)日醫界發表共同聲明,形容這一年來國會亂象,如同台灣大腦癌細胞增生、擴散危害到全台安全。前花蓮立委、醫師陳永興點名,尤其是國民黨團總召傅崑萁就是台灣的惡性腫瘤,鼓勵全台醫師透過大罷免手術切除,726一定要返鄉投下同意票,根除國會「癌細胞」。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