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6 14:19
8名巴西勞工,週四(4/24)在人權機構協助下,跨海在美國狀告「星巴克」讓童工暴露危險、如同奴隸環境下,要求金錢賠償。其中一名受害者說,他剛滿16歲時受僱於供貨給星巴克的咖啡農場,每天工作11.5小時,休息時間僅20分鐘,常拿不到工資,待遇如同奴隸,「國際權利倡導者」指星巴克「道德上令人作嘔」。
2025-04-25 17:20
經濟部貿易署今(25)日宣布,為了防堵不肖廠商洗產地,自5月7日起,出口台灣製造(MIT)貨品到美國,出口商都要簽具切結書,MIT就要是MIT。
2025-04-23 12:32
經濟部長郭智輝今(23)日鬆口,將修改《貿易法》,將對查獲廠商違規洗產地的半數罰款做為吹哨者的檢舉獎金;至於目前規定貨品在台灣加值達35%就算台灣製造(MIT)的規定會逐步加嚴。
2025-04-20 08:44
川普關稅正式衝擊!全球最大物流公司之一DHL近日發出通知信告知客戶,由於目前T86報關制度恢復到T01、T11,從4月21日起,決定暫停全球運往美國價值超過800美元(約台幣26000元)的B2C(Business-to-consumer)包裹,原因是新報關規定已造成作業變得更繁瑣,貨物嚴重積壓,不得已暫停收貨。
2025-04-19 07:40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等關稅,台灣遭課徵32%關稅,目前處在暫緩期;為爭取公平合理稅率,台灣願與美國展開對談。談判桌上向來「有捨」才「有得」,美方關切不外乎關稅門檻、非關稅貿易障礙、洗產地、平衡貿易差距,以及投資美國,《太報》幫讀者爬梳整理,在「捨得之間」,台灣哪些現狀將被端上談判桌上被放大檢視。
2025-04-17 17:05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將對各國課徵對等關稅,並強調美國每天能從新一波關稅措施中大賺20億美元(約台幣650億元),然而美國海關與環境保護局(CBP)最新數據顯示,從4月5日關稅生效後,海關每天收到的關稅約2億至3億美元(約台幣65億至97億元),與川普宣稱的數字相差甚遠。
2025-04-16 10:30
民進黨立委吳秉睿今(16)日表示,台灣與美國目前針對「台灣製」(MIT)的定義不同,中間的矛盾若不溝通處理,台灣恐遭美國誤會,是在替中國「洗產地」。經濟部政務次長江文若則表示,經濟部已輔導廠商,盡可能減少貨品的「含中成份」。
2025-04-15 13:49
美國總統川普週日(4/13)預告將在本周宣布針對半導體的關稅措施後,美國政府週一(4/14)公告表示,已對進口晶片、晶片製造設備和下游產品展開國安調查。公告同時強調,電子產品供應鏈不會被排除在川普的關稅政策外。
2025-04-15 13:03
美國海關上週五(4/11)宣布電腦﹑智慧手機和其他電子產品可免徵對等關稅,讓仰賴中國製造iPhone的蘋果公司大鬆一口氣。美國總統川普週一(4/14)坦承,是因為想幫蘋果執行長庫克的忙,所以暫時豁免關稅。
2025-04-15 10:09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關稅政策變換不定,讓全球企業、政府無所適從。美國海關暨邊境保衛局(CBP)11 日公布豁免包括中國生產的電腦、智慧手機及晶片等電子產品關稅,隔天川普又說這是「假新聞」,預告即將對晶片徵稅。14日美國商務部發布通知,將調查「進口半導體和半導體製造設備」對美國國家安全的影響。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