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4 07:28
台灣23日針對7名國民黨立委的罷免再次全數不通過,本次外國媒體已不像7月大罷免時如此關注。《彭博新聞》指出,專家認為,賴清德領導的民進黨本次嘗試罷免又失敗,原因是「選民疲乏」(voter fatigue),政府關注台海議題,而相對輕忽了民生議題。
2025-08-22 20:11
第二梯大罷免藍委與核三延役公投明投票,立法院長韓國瑜晚間為國民黨立委羅明才反惡罷晚會站台時批評,總統賴清德上任不到一年半,已發動3場罷免,從罷樑、726到823,讓社會對立與撕裂,這都不是民主正常的表現。
2025-08-06 14:30
前美國務院資深顧問惠頓(Christian Whiton)近日撰文稱「台灣失去川普」,認為台灣正和川普陣營疏遠。民眾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黃國昌今(8/6)說,民進黨過去是不是每一次都踩錯邊,相信全體國人看得都很清楚,2019年踩錯邊、2024年踩錯另外一邊,他已經不曉得要怎麼形容了。
2025-08-05 15:17
一名美國國務院前官員、目前任職政治公關公司的人士發文說,台灣目前遭遇比日韓高得多的20%關稅稅率,是台灣民進黨政府沒有認清時勢,沒有好好倒向川普的立場,還在擁抱「進步」價值的下場。台灣還有很多苦頭要吃。
2025-07-27 07:55
台灣26日大罷免大失敗,一些西方媒體以「台灣罷免親中立委失敗」下標,但也有媒體使用相對中性的「台灣反對派擊敗大罷免,維持立院多數」這類敘述。其中,《紐約時報》引述專家說法,認為總統賴清德需要反省一下,因為從投票結果來看,賴清德和民進黨「沒有贏得中間選民的支持」。
2025-07-26 23:45
大罷免結果揭曉,24名藍委與新竹市長高虹安罷免案全數不通過,被譽為「選舉之神」的日本學者小笠原欣幸認為,民進黨迄今高舉的「抗中保台」路線在這次罷免投票中遭到否定,對中國而言,局面變得非常有利。中國共產黨的對台滲透工作可能會有進一步斬獲。
2025-07-26 22:37
台灣今天(7/26)舉行大罷免案投票,24席立委及新竹市長高虹安罷免案,全數遭否決。外媒普遍以「被密切關注」(closedly watched)形容此次罷免投票,並在報導中提到國民黨立委的「親中」(pro-China,中国に融和的)立場。
2025-06-05 14:37
聯電創辦人、反共護台大聯盟志工曹興誠今(6/5)與罷團代表宣布三階罷免活動開始啟動,他說,今天有各罷團選出的發言人,希望有更多像他們這些傑出、論述清楚的人,在三階甚至四階能夠都出來,各罷團發揮自己的創意完成三階,甚至給四階選舉鋪路。
2025-03-05 11:23
大罷免烈焰延燒,全國罷免國民黨立委團體在罷免新制上路前,送交第一階段提議書,中選會日前查核,除首批19位藍委一階罷免達門檻,昨再增13位藍委,至少32位立委進入第二階段。各罷免團體今(3/5)舉辦「誓師大會」,宣布二階連署正式啟動,聯電創辦人曹興誠致詞時表示,國民黨還想轉移焦點說是藍綠對決,「沒有藍綠對決,我過去是國民黨,這次罷免是藍綠要合作驅逐紅色走狗,中華民國是我們的國家,不容許顛覆」。
2025-01-19 13:40
國立嘉義女中去年出了一道作文考題「如何和獨裁者談判」,學生寫作的內容令老師們備感震驚:幾乎所有學生都認為台灣必須盡可能避免挑釁中國。英國《金融時報》調查報導指出,台灣年輕人對台灣身分的強烈認同已不如以往,主因之一很可能是中國短影音平台抖音(TikTok)的風靡。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