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時代》雜誌官網,10月23日刊出保守派智庫「防衛優先」亞洲計畫主任高德斯坦投書,評論兩岸關係與賴清德總統。翻攝《時代》雜誌官網
最新一期《時代》(TIME)雜誌以美國總統川普為封面,並於23日在官網刊載一篇題為《美國必須警惕台灣魯莽的領導人》(The U.S. Must Beware of Taiwan’s Reckless Leader)的文章,批評台灣總統賴清德的演說刺激中共,且防衛部署方向錯誤,呼籲美國政府應適時出手警告台北,約束賴清德這位「魯莽的領導人」。
這篇文章由美國保守派智庫「防衛優先」(Defense Priorities)亞洲計畫主任高德斯坦(Lyle Goldstein)撰寫。以下為
投書全文:
在中東局勢紛擾、烏克蘭戰爭持續之際,世人或許容易忽略:台灣才是當今全球最危險的引爆點。中國長期聲稱擁有台灣主權,若付諸行動,可能引發華府與北京的直接衝突,甚至導致核武使用的恐怖可能性。
如今,多重因素交織,使台灣海峽情勢比以往更不穩定。美國過去屢次在亞洲民族主義問題上受創,如今更應保持最高度謹慎。
這場風暴的核心人物,是台灣新任領導人、民進黨出身的總統賴清德。與較為謹慎、刻意淡化「台灣獨立」議題的前任總統蔡英文不同,賴清德以一連串演說《團結國家十講》推動正式獨立的論述,明確強調台灣國家地位。
《台北時報》(Taipei Times)一名專欄作家簡潔總結賴的首場演說:「從未有任何一位台灣總統,用整篇演說清楚、逐項、毫不含糊地說明,台灣無庸置疑是一個主權國家。」
毫不意外的,北京對賴清德的演講做出了一系列謾罵回應。《環球時報》今年6月26日的社論,指責賴清德「再次暴露激進的台獨立場」,並批評他「把兩岸關係與台灣的發展,推向更高的衝突與風險邊緣」。
台灣的政治環境相當兩極。今年7月,台灣選民否決史無前例、針對在野國民黨立委的罷免案。就在本週,國民黨選出新任黨主席鄭麗文,但外界指控國民黨已成為北京操控影響行動的受害者。
台灣今年7月舉行的「漢光演習」展現多項革新措施,以因應中國軍事威脅。演習時間比往年更長,廣泛動員後備軍人,展示新型武器,並進行都市戰訓練。
不過,這再次顯示台北的國防努力方向錯誤。多位軍事專家長期主張,不如將國防資金進中於水雷等非對稱武器;因為中國初期的空中及飛彈攻勢,必然鎖定台灣港口與空軍基地。將防衛重點轉移到更具經濟效益、分佈更廣的地面作戰系統,對台灣來說更有意義。
即使如此,這種策略也有隱憂。今年,美製M1艾布蘭(Abrams)戰車首次加入台灣部隊,但這型戰車已在烏克蘭戰場被俄軍搶奪,並當作戰利品般巡迴全國展示。毫無疑問的,中共解放軍已從俄羅斯取得這款戰車弱點與對應戰術的情報。同樣情況也出現在台灣新獲得的「海馬斯」(HIMARS)多管火箭系統上。
其他跡象也對台灣不利。俄烏戰爭導致美製愛國者防空飛彈數量短缺,解放軍可能會選擇在美方補足缺口前行動。此外,不排除中國在烏克蘭陷入危機、歐美注意力分散之際,趁機對台採取決斷行動。
北京顯然正在揣測華府動向。美國總統川普在台灣議題上明顯地採取審慎態度,特別是與前任總統相比。但川普的一些高級顧問,包括國防部長赫格塞斯,卻採取明顯鷹派的強硬語氣。長期熟悉中國、與北京往來數十年的川普前顧問馬斯克,如今則已遠離決策核心。
在事關重大的台灣問題上,華府應該謹慎行事。台灣對中國而言是核心利益,而兩岸軍事平衡對台灣而言日益不利。
美國領導人不應猶豫,必要時應私下警告台北,約束賴清德這位明顯魯莽的領導人。這也不是華府第一次譴責台北威脅現狀。
與此同時,美國應將防衛重心重新聚焦於真正的締約盟邦,包括澳洲、日本、菲律賓和南韓,這才是務實且可行的目標。但是,台灣並不代表美國至關重要的國家安全利益,台灣並非美國締約盟友,保衛台灣的各種地緣戰略或經濟理由,也不足以引發一場可能造成災難性的大國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