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3 15:38
今年2月在宜蘭大溪漁港外海有人發現一頭大型鬚鯨死亡漂流於海面,由於未如預期擱淺上岸,一度失去蹤影,3月初有民眾在龜山島發現一頭大型鯨豚擱淺,中華鯨豚協會及宜蘭海洋保育站登島調查,經取樣後確認該物種為世界第2大的海洋哺乳類動物「長須鯨」,這也是台灣擱淺史上第一例有完整個體的長須鯨擱淺。
2025-04-02 18:11
一名年僅8歲的女童因長達3個月的間歇性腹痛,近日症狀加劇並伴隨頻繁嘔吐,被送往醫院緊急就診。彰基兒童醫院團隊詳細檢查後,發現她的胃部及小腸內充滿毛髮結石,導致部分腸道阻塞。所幸,手術成功取出多顆毛石,並由兒童心智科診治,女童目前情況穩定,並持續接受心理與營養治療。
2025-04-02 14:11
一位女性因肚子脹、體重逐漸減輕就醫,經大腸鏡檢查,赫見兩條長達20公分的蛔蟲。醫生一問之下才知道,女子家中養豬,又自己種菜,常用豬糞當有機堆肥,加上她愛吃生菜,可能因此讓蟲卵進入體內。
2025-03-20 18:27
疾病管制署今(20)日表示,國內出現今年首例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症個案,為南部未滿10歲女童,於3月8日出現高燒、間歇性腹痛、血便、活動力下降等症狀,至急診就醫後收治住院並通報,於3月18日檢驗確診出血性大腸桿菌,為O157:H7,目前於普通病房住院治療中。
2025-03-16 07:00
一名8旬老翁日前因腹部近鼠蹊部位鼓起一大包,劇痛難耐前往就醫,醫師判斷是疝氣,原想徒手復位,但發現患部「腫到無法一手掌握」,經影像檢查發現他竟罹罕見「雙疝氣」,其中部分小腸與大量網膜組織被嵌頓,形成兩個大小不一的疝氣囊,為避免腸道壞死,緊急開刀後才解決長期「頂著一大包走路」的困擾。
2025-03-15 08:10
5年前的3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因新冠病毒(coronavirus,世衛定名COVID-19)造成感染的新冠肺炎已進入「全球大流行」。這個2019年底首度於中國湖北省武漢出現的新型病毒,累計造成超過7.7億人確診,逾700萬人病故。而感染新冠肺炎的後遺症、俗稱「長新冠」(long covid)的身心影響,至今仍困擾許多人。
2025-03-08 23:25
身為知名疫苗懷疑論者的小羅勃甘迺迪,被美國總統川普欽點並就任衛生部長後,下轄的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正計畫進行一項大型研究,調查疫苗和自閉症之間是否具關聯性。
2025-03-07 19:46
發生車禍後若輕忽傷勢,可能會導致嚴重後果!一名30歲男子出車禍後未立即就醫,僅感覺下腹部腫脹,未察覺異常,直到10小時後出現不適才前往急診。醫師檢查後驚見男子的肚皮裂開,一段腸子竟已爆出體外,且因為長時間未處理,部分腸道組織已壞死,最終不得不切除40公分腸子。術後男子甚至出現癲癇發作,所幸調整作息後才逐漸恢復。
2025-02-25 15:27
海軍官校日前爆出逾百名學生腹瀉群聚事件,疾管署今(2/25)表示,全國腹瀉門急診就診人次略有上升,提醒民眾務必落實手部及飲食衛生,如出現水瀉、嘔吐等不適症狀,請儘速就醫、生病在家休息,以降低腸道傳染病傳播風險;餐飲及旅宿業者務必加強環境及員工衛生管理,確保員工及民眾健康。
2025-02-22 07:55
根據最新科學期刊,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冠狀病毒專家石正麗最近在蝙蝠身上發現一種新的冠狀病毒,入侵細胞的途徑與COVID-19新冠病毒相同。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