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王世堅「從從容容」戰首都市長?黨內:「拖住蔣萬安」才是大目標

    2025-10-25 08:00 / 作者 楊亞璇
    民進黨立委王世堅。資料照
    2026選戰漸升溫,民進黨緊鑼密鼓展開佈局,如何翻轉台北市,是每4年一次的頭痛題目。近日綠委王世堅一曲《沒出息》爆紅到對岸,再度引發討論,王世堅嗆辣、幽默個性雖然抓住年輕人眼球,卻是他可否出線的硬傷,對於是否要派出奇兵征戰首都市長,黨內認為「知名度」不等於「支持度」,「拖住蔣萬安」才是最大目標。

    2026誰來爭戰首都市長,民進黨內部主動表態的僅有壯闊台灣創辦人吳怡農,外界則點名立委吳思瑤、政院副院長鄭麗君、前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秘書長徐國勇,社民黨籍的苗博雅也是討論人選。王世堅大砲性格,對黨內也不手軟,被網友稱為「民進黨良心」,近日王世堅因《沒出息》一曲紅到對岸,因此又傳出盼王世堅出馬台北市長的聲浪。

    但地方人士分析,基層對王世堅不參與大罷免不諒解,且先前王罵立法院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讓人感到不厚道,「王世堅是烏鴉,不是合唱團,不會找烏鴉當母雞」。不過,有黨內人士認為,王世堅的發言只是民進黨裡面多元聲音,黨內本來就大鳴大放。

    挺王人士強調,民進黨一對一選舉,最後都會歸隊,沒有團結不會勝選,即便心裡有怨言,但會割捨小我、完成大我,大家都是非常認同黨的。

    同為英系的綠委莊瑞雄向《太報》表示,王世堅不只台北市都可以選,這種聲量不只在台灣,「連到非洲國家都有了」,已經是跨縣市了,是民進黨的奇兵,討論王世堅拘泥於台北市,「又太狹隘」。王世堅現在是全台灣最紅的政治人物,有無限可能性,這是標準的大刺客,可看出對王世堅的佈局態度開放。

    對於2026台北市長選舉,母雞恐要待最後一刻產出,北市議員不免感到焦慮,有議員建議,選舉還是要有話題性,用一些年輕的方式選舉、突破舊思維,北市炒熱才能帶動北北基桃的選情,只要母雞夠強,相對其他縣市連動的議員席次就會增加,「先前台北市禮讓柯文哲,是有史以來民進黨議員當選席次最多的一次。」希望有奇兵、有亮點。

    該議員指出,若以施政、做事態度來看,林右昌、吳思瑤都是會做事的人,若以年輕人喜歡、話題性夠當然是王世堅、吳怡農,但選對會要去思考,候選人能不能有連動的效應,甚至在艱困選區,不見得一定要民進黨籍,若有無黨籍、民眾熟悉的人選,民眾的好奇與新鮮感比較高。

    至於王世堅如何?這名議員說,外界都認為「德意志」不會欽點王世堅,若用「德意志」思維處理,2026期中考選的不好,2028也很困難,選對會要有智慧安排溝通,台北市還是藍大於綠,儘管蔣萬安施政滿意度並不特別高,但還是不好打,藍營會回歸基本盤,而王世堅確實有可能吸引到白營或中間選票。

    對於黨內是否應該找聲量高的人選擔任母雞,黨內看法不一,有人認為聲量高只是一時,能否持續保溫也有變數,王世堅更多反映的是「知名度」,不等於最後的「支持度」。也有人說若投票只是感性、好玩、炒熱話題,王世堅有優勢,但若要思考對台北市的願景、發展與城市治理,又是另一種思考邏輯,要回歸到社會氛圍,王世堅擔任立委有趣,可拉攏到年輕人,但若要選市長,「台北市民能夠接受這樣表現風格的人來當市長?」

    吳怡農有意參選台北市長。資料照


    目前公開表達意願的只有吳怡農,黨內人士表示,吳在全民國防議題投入較深,但要角逐台北市長,不能只聚焦單一政策面向,須展現對整體城市治理的完整藍圖,也需要更多基層經營。相較之下,吳思瑤被點名資歷相對完整,曾任幕僚、議員,並在國會擔任黨團幹事長,長期在第一線面對在野黨攻防,她雖因高度曝光而遭攻擊「吳造謠」,但整體而言「平均分數高」,卸下黨團幹部後,仍獲主席倚重擔任政策會執行長。

    立委吳思瑤。資料照


    至於鄭麗君形象好、與台北市民氣質貼近,黨內分析她是專業的政務官,但沒有選舉經驗,選舉節奏要多協助,她現階段肩負關稅談判等行政重任,但若轉換戰場,勢必牽涉更大的人事布局與對外關係,時機仍需評估。而徐國勇、林右昌也都有可能以黑馬之姿出線。

    另被討論的苗博雅,黨內人士不諱言黨籍是一大問題,若提名「一定要贏」,否則為何不提民進黨籍的人選,苗也必須在未來證明自己是最強候選人,才有進入協調的可能。

    角逐台北市長選將未明朗,黨內人士指出,確認好人選,擬定好策略,不是不可能贏。他解釋,蔣萬安目前形象停留在「門面」,缺乏具體政績,未來挑戰蔣萬安的人選,必須能理解市政議題並有論述,具備專業攻防能力,不只是單純「對抗」,而是要能讓對手無法迴避市政議題,不讓蔣萬安「矇混過去」。

    黨內人士分析,過往打新北市長侯友宜、台中市長盧秀燕,對手都以「好好做代誌、謝謝謝謝」搪塞,面對2026選舉,一定要用市政議題緊咬著蔣萬安,讓蔣萬安無法到處去外縣市站台,「讓蔣萬安走不出台北市,就成功一半」。
    楊亞璇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