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7 07:55
台灣26日大罷免大失敗,一些西方媒體以「台灣罷免親中立委失敗」下標,但也有媒體使用相對中性的「台灣反對派擊敗大罷免,維持立院多數」這類敘述。其中,《紐約時報》引述專家說法,認為總統賴清德需要反省一下,因為從投票結果來看,賴清德和民進黨「沒有贏得中間選民的支持」。
2025-07-25 07:10
大罷免運動是很罕見的一個集體行動,很少有國家會發生公民們針對所有在野黨選區的立委都提出罷免。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回應童子賢董事長表態支持大罷免時,講說「可以對個別的委員有意見,但是不可以全面性的去罷免所有的在野黨」,但是在台灣,正是因為公民們針對「每一個」個別委員們都累積了相當多的不滿,而且「在野黨整體」的所作所為已經遠遠超過了一般大眾可以接受的程度,因此才有大罷免運動。
2025-07-23 07:00
賴清德總統上週三(7/16)在新北市八里視導漢光41號演習時,國軍最新的雄三增程型反艦飛彈首度曝光,引發討論,據指出,射程400公里的雄風三型增程型反艦飛彈,2023年就在「海空戰力提升計畫」特別預算中,以441億元的「岸置反艦飛彈系統」第二階段專案預算進行量產工作,但生產數量保密。軍事專家紀東昀指出,雄三增程型反艦飛彈射程400公里,其接戰範圍非常大,對於解放軍登陸船團、水面艦隊與運輸船團的壓力都會非常大。
2025-07-21 11:57
英國酷玩(Coldplay)樂團16日在美國麻州演唱會時,現場「親吻鏡頭」(Kiss Cam)意外抓包美國科技公司Astronomer執行長與人力資源總監不倫戀,畫面在網路瘋傳並掀起熱議。其實,演唱會前主辦單位已警告觀眾「可能會上鏡頭」,不過Coldplay主唱克里斯馬汀在19日的演唱會中仍貼心做出提醒。
2025-07-13 13:30
來自中國的34歲數學界新星王虹,因為共同解決一項幾何量測理論的百年難題,有望角逐被稱為數學界諾貝爾獎的菲爾茲獎受矚。然而,她在上月於北京用英語進行演講,卻遭到中國網友群起圍攻,意外成為民族主義情緒日益高漲的犧牲品。
2025-07-07 12:00
由俄羅斯、中國和其他新興國家組成的金磚國家集團(BRICS)週日(7/6)在巴西舉行峰會,而這也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首次未出席的金磚峰會。有分析指出,在各國越來越質疑美國所主導的世界秩序之際,中國更因藉著其領導的金磚峰會展現其領導力。然而習近平缺席此次峰會,顯示他可能更聚焦在處理國內經濟議題。
2025-06-29 22:27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近日延攬兩位華人AI人才加入團隊,畢業於北京清華大學的朱邦華和焦劍濤,兩人亦是AI公司Nexusflow的創辦人。朱邦華透露在Star Nemotron團隊擔任首席研究科學家,焦劍濤則是研究主任,但未說明哪個部門。
2025-06-25 12:56
學歷造假疑雲燒近台大高管!有媒體接獲爆料,今年3月獲頒「2025年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的台大副校長廖婉君,長年「膨風」多項成就,包含研究獲得國際通訊標準認證等等,待被揭發後,台大校方卻以「不實的學術成就」輕輕帶過,爆料人對此相當不齒,相較學生造假經歷被取消錄取的境遇,廖婉君與台大可說是「士大夫無恥,是謂國恥」。
2025-06-23 08:00
台北市政府計畫拆除公館圓環,一併填平羅斯福路公車專用車行地下道,短短7天就超過1.7萬人連署反對,台北市議會在6月16日要求北市府暫緩6月28日填平地下道施工並召開公聽會。為什麼填平公車專用地下道會引發這麼大的反彈?從人本交通角度出發的拆除圓環工程又會帶來什麼衝擊?
2025-06-18 13:42
海基會今(6/18)日在臉書揭露接獲的一起陳情案件,一位原在美國擔任博士後研究員的國人,收到中國某大學的挖角,承諾高薪、6年聘期,卻在報到前逕自遭到取消資格,校方稱:「這學者簡歷裡寫Taiwan, Republic of China,這我們無法接受。」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