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天文館分享,4月13日傍晚6時34分,最小滿月即將登場。翻攝自臺北天文館官網
滿月也有新奇之處!臺北天文館最新科普,今年「最小滿月」將在今晚6時34分登場!相比今年11月5日的「最大滿月」,兩者足足差了14%,就像1元硬幣比5元硬幣小一截,且越接近14日凌晨愈小、愈不遠。有趣的是,天文館也說,其實肉眼所見差異不會太大,但把最大、最小擺在一起比較會很明顯。
臺北天文館在官網、臉書上說明,今年的「最小滿月」今晚登場,月球在8時22分到達「望」的位置時,地月中心距離為40萬6006公里,視直徑僅29.13角分,比11月5日「最大滿月」時足足遠了、也小了14%,亮度則降低20%。
文館說明,今天黃昏18時34分,月出後才能看到這顆最小的滿月,而且越接近14日清晨時越小,只是月亮也越不圓了。
為何都是滿月卻有不同大小?天文館解釋,月球繞地球公轉軌道呈橢圓形,因此月球與地球的距離一直在改變,月球視直徑也跟著變化,就像這次的「最小滿月」今晚8時22分的滿月時,離14日6時48分通過遠地點還不到一天,成為今年滿月中距離地球最遠的最小滿月。
此外,最大滿月與最小滿月的大小雖然相差14%,但只有將兩者並列才比較容易看出差異,因此臺北天文館建議可以使用相同攝影器材,分別在這兩天拍攝後再加以比較,「無論你是想單純欣賞,還是拿起相機嘗試拍攝,或是用望遠鏡觀察月面細節,這都是難得的夜空饗宴」。
臺北天文館分享,4月13日傍晚6時34分,最小滿月即將登場。翻攝自臺北天文館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