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執行長吉田憲一郎Kenichiro Yoshida在月初,不是在參加CES拉斯維加斯消費性電子展全新秀出VISION-S 02 SUV電動運動休旅原型車、並且宣布要成立一家運營公司SONY Mobility Inc嗎?當時,Sony沒鬆口說要量產電動車,但接連砸大錢製作出VISION-S 01、VISION-S 02兩台電動原型車,一會電動雙門跑車、一會電動休旅、接連的大手筆,真的讓外界很難平息Sony只是要發展車用AI智慧平台和車內資訊娛樂系統、而不量產電動車的質疑。最近《路透社》不死心又問了一遍Sony負責人工智能機器人業務的高級副總裁川西泉。
他的回答是這樣:「Sony可能會在電動車項目中尋找新的技術夥伴,然後幫他們打造移動業務,把汽車從交通工具變成娛樂座艙。」也就是說隨著電動車、5G通訊、自動駕駛的發展,Sony想帶來一場新的移動體驗,畢竟在居家生活、手機通訊上,就連Apple都陷入一種穩定中的瓶頸,加上電動車比內燃機汽車更容易製造,於是這些科技大廠也都在想進入汽車、電動車新市場的可能。
在減碳零排放的大義下,石化內燃機汽車的死期早就被宣佈了,基於上述的轉變這讓新進入者可以更容易進入汽車製造領域,於是搶進電動車便風起雲湧。然而,雖然就技術障礙,三電(電池、電動馬達、電控系統)比現有各車廠把持堆高的內燃機技術要低,但正因為是這樣「忽視電動汽車的風險」會大過「電動汽車的挑戰」。川西泉舉了一個大通例,即將到來的汽車轉型在某些方面很類似手機變成智能手機。這一提我就懂了,君不見宏達電HTC猶如流星般地竄起、又迅速殞落。
所以儘管Sony設計了兩輛VISION-S電動車、並委請加拿大麥格納旗下的奧地利工廠生產原型車,但Sony仍然只把它們拿來做為探索汽車領域科技的平台,「還」沒有打算將之量產。量產難嗎?對Sony來說一點也不難,可一旦投入之後若陷入泥沼,對Sony來說那將是一場萬劫不復。看喔!若要執行量產計劃,你就得在工廠、設備上投入重金,當年在電動車界沒有敵手的特斯拉,研製、交付第一輛電動車就花了數十億美元來證明它的計劃可行。如今今非昔比嘍!Toyota、GM、VW…這些資金滿滿的傳統大車廠一個一個都已在Tesla立足腳跟後急起直追、甚至利用原本的汽車工藝展開新一輪的電動車較量,非車廠出身的電動車投入者能容錯空間已經沒這麼大了。
更何況,包括iPhone製造商Apple、韓國LG電子、台灣富士康和中國阿里巴巴、華為…在內越來越多的科技公司也在探索汽車領域,目前情勢對Sony來說,他們明白決策速度、其實也就是機不可失很重要,但評估過程中,生產電動車這件事讓他們很難下定決心,不過已經設計好、測試好的平台卻是可以跟其他人合作,而且合作夥伴還可以得到最棒、一流的車用視聽遊戲娛樂系統,而電動車平台+車用移動視聽遊戲娛樂系統這套全餐,也能依照合作夥伴需求拆開來單點、自行組合。其實Sony把電動車做出來只想告訴潛在合作夥伴,他們有經過實證、全方位的電動車解決菜單,來、來、來,通通可以談的,中國、任何國家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