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雅保公司在內華達州銀峰(Silver Peak)的鋰加工廠,圖為2022年10月。路透社
美國和其他已開發國家正在進行能源轉型,對石油的依賴度或許減少,但對鋰、鎳等礦物的需求上升,而美國與七國集團(G7)對這些礦物的生產量都不算高,急需找其他國家合作,開始推動一系列協議,然而這些先進國家對關鍵礦物需求量都高,若不和其他產地國產開合作,很難自給自足。
《紐時》21日報導,中國主導了目前的全球關鍵礦物精煉,對於致力發展電動車和可再生能源儲存的世界來說,這些礦產的需求只會越來越高。為了更能掌控關鍵礦物供應鏈,美國官員展開一系列協議談判,拓展鋰、鈷、鎳、石墨等礦物的供應來源,但不確定那些談判會成功,或者能否滿足美國的需求量。
負責經濟成長、能源及環境的美國國務次卿費南德茲(Jose W. Fernandez)今年3月就曾表示,到了2050年,交通運輸工具轉型成電動車,全球的鋰需求量可能要是現在的42倍才夠。
據英國基準礦業情報(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分析師梅金森(Adam Megginson)估計,G7成員、加上與美國有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所生產的鋰佔全球30%,鈷產量佔全球20%,天然鱗狀石墨僅佔1%。鱗狀石墨是一種良好的導電材料。
上週末在日本舉行的G7峰會,與會領袖認同,國家若對中國精煉關鍵礦物的仰賴度超過80%,將會很容易受到中國政治施壓的影響。G7領袖重申必須「去風險化」,美國宣布與澳洲建立夥伴關係;澳洲和加拿大是美國盟友當中礦產較豐富的國家,美國20日表示,將要求國會把澳洲列為國防部可投資的關鍵礦產來源國,目前只有加拿大有這種地位。
2023年5月20日,美國總統拜登(右)與澳洲總理艾班尼斯(左)在日本廣島G7峰會期間會面,簽署關鍵礦物和清潔能源轉型合作意向書。路透社
此前,日本和美國已經簽署礦產協議,歐洲也在與美國談判。美、日、歐無論彼此之間簽了多少協議,都有一個共同的問題,就是他們全都是需求方,他們的關鍵礦物都無法自給自足了,根本也沒辦法供應給對方。
加拿大駐美大使希爾曼(Kirsten Hillman)受訪時承認,盟國在關鍵礦業有重要的合作夥伴關係,但某種程度上也是競爭對手,「這是一種夥伴關係,但當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緊張」。
各國都想保護本國產業,何況是供應方美國國務院一直在推動「礦產安全夥伴關係」,結合13國政府一起促進礦業供應鏈投資,歐盟則是倡導G7成立「買家俱樂部」,欲對供應方設定勞工權益與環境標準。
印尼是全球最大的鎳生產國,並有意和其他礦產豐富的國家一起成立一個類似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的壟斷團體,讓供應商擁有更多權力。近月以來,印尼對美國提議簽約,給予印尼某些貿易優惠,交換礦產供應。
然而,一些美國官員警告,印尼礦業的環境評估和勞動基準法令都相對落後,從印尼這類產地進口成本較低廉的礦產,可能損害美國自家的新興礦區和價值。光是和日本簽約,國會裡都有人反對了。
即使電池技術持續發展,或許可以減少對某些礦物的需求,但目前無論怎麼計算,西方都面臨關鍵礦物長期短缺。全球對這些材料的需求可能加劇資源面的民族主義,美、歐、加拿大都推出自己的補貼計畫,爭取新礦坑和電廠工廠的投資。
2023年3月30日,印尼南蘇拉威西省(Sulsel)一間鎳冶煉廠。路透社
2023年5月4日,智利阿塔卡馬鹽沼(Atacama salt flat),鋰礦商雅保(Albemarle)的鋰加工廠鹽水池。路透社
印尼也加強對出口鎳原礦的限制,要求精煉加工必須在印尼進行。鋰的主要生產國智利,正推動把鋰產業國有化。墨西哥、玻利維亞等產地國也都是如此,與此同時,中國仍在加強收購全球礦區和加工廠。
美國政府還可以採取哪些策略?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資深研究員韓卓克斯(Cullen Hendrix)指出,拜登政府對於打造國際關鍵礦產安全供應鏈的策略「有點不連貫,可能不足以達標」。
韓卓克斯指出,拜登的《氣候法案》為了推廣在美製造電動車,提供稅務優惠來吸引投資,尤其是電池組裝方面;但對於國內礦業的補貼卻很少,這讓美國不大可能獨立完成一條龍供應。
另一方面,拜登政府對於和一些勞權與環保有爭議的國家合作,似乎持審慎由欲的態度。但部分美國官員又指出,勞權高、環保標準高的富裕國家,其關鍵礦產的供應量無法滿足美國需求,美國若是不和資源更豐富的非洲、亞洲國家合作,只會讓自己更脆弱。
曾在拜登政府內負責關鍵礦產策略的前白宮官員哈里斯(Jennifer Harris)認為,美國應該加速開發、批准國內礦產開發,同時也需要一個多國談判框架,納入主要產地國;政府還可以制定計畫,在鋰礦等礦物價格較低時進行戰略儲備,礦商知道產品不會滯銷,投資開發的意願會更高。